本文详细报道了截至2025年4月2日港股医药及医疗创新相关指数、ETF的实时行情,包括指数涨跌、成分股表现、ETF的交易数据等,还提及了近一周的累计涨幅和规模情况。同时介绍了相关政策消息,并对两个指数的编制规则和前十大权重股进行了说明。
在2025年4月2日13:29这个时间节点,我们来关注一下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指数代码:930965)的表现。该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跌幅为1.19%。其成分股的表现也是涨跌互现。其中,微创机器人 - B(股票代码:02252)表现亮眼,领涨成分股,涨幅达到了3.33%;微创医疗(股票代码:00853)也有不错的涨幅,上涨了2.57%;石四药集团(股票代码:02005)同样呈现上涨态势,涨幅为2.38%。不过,也有部分成分股表现不佳,药明合联(股票代码:02268)领跌,跌幅高达7.07%;金斯瑞生物科技(股票代码:01548)下跌了4.54%;再鼎医药(股票代码:09688)跌幅为4.38%。
与该指数紧密相关的港股医药ETF(代码:159718)也受到了影响,下跌了1.34%,其最新报价为0.74元。从交易情况来看,盘中成交额已经达到了8926.46万元,换手率为43.38%,这显示出该ETF在市场上有较高的活跃度。
再把目光转向截至2025年4月2日13:28的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指数代码:931484),该指数下跌了0.75%。成分股方面同样是涨跌不一。心脉医疗(股票代码:688016)领涨,涨幅达到6.16%;科伦药业(股票代码:002422)上涨了3.22%;艾力斯(股票代码:688578)涨幅为1.85%。而康龙化成(股票代码:300759)领跌,跌幅为2.87%;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下跌了2.45%;海思科(股票代码:002653)跌幅为2.42%。
对应的医疗创新ETF(代码:516820)下跌了0.56%,最新报价为0.35元。盘中成交额为2588.09万元,换手率为1.49%。
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截至2025年4月1日,港股医药ETF近1周累计上涨了9.53%,在可比基金中涨幅排名为2/4,表现相当出色。医疗创新ETF近1周也有一定的涨幅,累计上涨了4.09%。
从规模方面来看,医疗创新ETF的最新规模已经达到了17.41亿元。并且有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在对其进行布局。医疗创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到了1574.60万元,最新融资余额为7743.55万元。
从消息面上来看,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了署名文章,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这一政策消息可能会对港股医药和医疗创新相关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指数的编制情况。港股医药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其目的是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卫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京东健康(06618)、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石药集团(01093)、再鼎医药(09688)、阿里健康(00241)、翰森制药(0369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76%。港股医药ETF(159718)还有场外联接,分别是平安中证港股医药ETF联接A(代码:019598)和平安中证港股医药ETF联接C(代码:019599)。
医疗创新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该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选取30只盈利能力较好且具备一定成长性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兼具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医药及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603259)、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爱尔眼科(300015)、联影医疗(688271)、科伦药业(002422)、华东医药(000963)、长春高新(000661)、智飞生物(300122)、康龙化成(3007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49%。
本文详细呈现了2025年4月2日港股医药及医疗创新相关指数和ETF的实时行情,包括指数涨跌、成分股表现、ETF交易数据等,还提及了近一周的涨幅和规模情况。同时,介绍了政策消息对市场的潜在影响以及相关指数的编制规则和前十大权重股。投资者可根据这些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对港股医药和医疗创新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