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信发力,科技创新引领工业新飞跃,山东工信多管齐下,拓展新技术应用激活工业潜力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关于山东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情况,包括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统在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等六个方面的具体规划。

4月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了“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山东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茂庆表示,拓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场景,是推动创新落地、释放经济潜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营造科技创新企业生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企业主体作用方面,得到了持续强化。全省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小巨人1163家,相关数据位居全国前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比例居全国第二位。在研发攻关能力上,也有明显提升。每年实施3000余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获评国家人才工程数量逐年上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引进了一批高精尖人才。创新成果转化也更加高效,累计培育4100多个省级以上“四首”产品,形成了12英寸N型碳化硅衬底材料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居全国第三位。

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统将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注入强劲动能,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聚焦载体建设:在“国字号”平台上,高标准建设4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挖掘后备力量;新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以上,力争总量稳居全国首位。在省级平台上,再认定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形成完备的平台体系。

聚焦人才引育:高标准实施4项国家人才工程,年内遴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40人左右,支持企业通过便捷方式引进急缺人才;年内新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15家,柔性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100人左右。

聚焦技术攻关:深化教育、科技、工信产学研协作机制,年内“揭榜挂帅”发布研发需求200项以上,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000项以上;高质量完成国家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攻关任务。

聚焦实数融合: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和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不断孕育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拓展“云行齐鲁、工赋山东”行动,年内依托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企业1.2万家以上,新创建国家领航级和卓越级工厂10家左右,带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4%左右。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

聚焦应用推广:编制发布全省创新产品示范推荐目录,完善保险补偿、首购首用等政策体系,培育推广“四首”产品600项左右。推动扩大工业品以旧换新品种和规模,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全年遴选推介100项左右“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聚焦企业培育: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播种”和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行动,力争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家、瞪羚独角兽30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300家。

本文介绍了山东在科技创新生态构建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包括企业主体强化、研发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高效等。同时,详细阐述了全省工信系统下一步在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上的六个聚焦方向,旨在激发新质生产力,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461.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4-03
下一篇 2025-0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