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介绍了参会企业、提供岗位、招聘要求、毕业生求职关注点等情况,还提及了为提高供需匹配度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京津冀教育主管部门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规划。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盛大举行。
此次双选会现场热闹非凡,于昨日(1日)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拉开帷幕。来自京津冀三地的200余家重点企业纷纷齐聚于此,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总计3000余个优质岗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参会企业中,国企央企及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七成。
深入了解后发现,这200余家重点企业的行业分布十分广泛,涵盖了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20余个热门行业。其中,国企央企占比达到57%,专精特新企业占比为9.2%。如此丰富的企业类型和岗位选择,吸引了2000余名来自京津冀高校的毕业生前来应聘。
为了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招揽到优秀的人才,多数到场企业都开出了优厚的待遇条件,像“六险一金”“带薪年假”“租房补贴”等福利一应俱全。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李际国在谈到人才招聘要求时表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为看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习经历以及参与项目的经验等方面。对于毕业院校和学历并没有硬性要求,他强调:“我们希望能招到一些朴实能干、能够快速参与到企业工作中的毕业生。”
来自天津的大四毕业生小陈,所学专业是通信工程。她怀揣着找到一份工作稳定且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期望来到了双选会现场。她向北青报记者透露,自己已经在现场投递了两份简历。在她看来,工作稳定性和未来职业发展是她求职时最为关注的两个重要因素。她兴奋地说:“这场双选会让我也关注到几家不错的在京国企,拓宽了我的求职视野。同时,双选会上的企业岗位需求跟我们专业的匹配度很高,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到北京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供需之间的匹配度,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朱况介绍说,该中心多次通过“成功就业”微信号以及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高频次地向各个高校应届毕业生及京津冀三地学生发布各类宣传信息。其目的是希望毕业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匹配和选择。与此同时,在线下双选会举办的同时,线上“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也同步开启,这一举措打破了地域限制,助力毕业生实现“云端求职”。另外,为了提升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双选会现场还特别设立了“AI就业指导专区”,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为毕业生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精准服务。
河北省教育厅学生就业创业事务中心主任姚增辉介绍,此次双选会中有700余名来自河北省高校的毕业生参加。他强调,高校毕业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人才资源,此次举办的双选会是促进三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项具体举措。三地教育部门、就业部门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好、更多、更广阔的资源,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与岗位资源跨区域的有效适配。
据了解,未来,京津冀教育主管部门还将持续推进三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共建和共享,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参会企业、岗位数量、招聘要求、毕业生求职关注点等,还阐述了为提高供需匹配度采取的措施以及后续京津冀教育主管部门的就业工作规划,此次双选会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三地人才资源与岗位资源的有效适配。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