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本文聚焦临朐县的和美乡村建设,详细介绍了当地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精准施策创新机制以及层层深入培育新风等举措,展现了临朐乡村在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成果。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在临朐县城关街道衡里炉村的休闲广场上,五彩斑斓的彩灯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悠扬动听的音乐如潺潺流水般淌过耳畔,村民们迈着欢快的步伐翩翩起舞,口中还哼唱着:“城市很繁华,农村也不差;吃喝不发愁,孩童满地跑;空气很清新,出门见美景;美丽乡村我的家,人人都去维护它……”这欢快的歌声,唱出了农村的崭新变化,也唱出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近年来,临朐县积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刻领悟“宜居”“宜业”的丰富内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在村容村貌上塑造外在的“形”,让乡村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在传统肌理上保留独特的“韵”,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在文化内涵上铸就内在的“魂”,赋予乡村深厚的精神底蕴。全方位展现出山乡水韵的独特魅力。如今,临朐县已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8个,市级177个,县级和美乡村927个,基本实现了“全域大景区、全县大花园”的目标。临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淑娟说道。

让美筑牢根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因地制宜壮大产业,是增强村集体收入的关键,更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走进城关街道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衡里炉村,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犹如一条黑色的丝带,蜿蜒在村庄之中;错落有致的乡村庭院,白墙黛瓦,充满了浓郁的乡村气息;远处,一片片樱桃大棚整齐排列,仿佛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绿色宝石。

衡里炉党支部书记曾庆全介绍说:“我们紧扣‘和’‘美’为主线,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理念。精心规划、精致建设、全域推进,不断提升和美乡村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通过点、线、面结合,绿化、美化、亮化同步的方式,建设了精巧的街角公园、绿荫停车场和休闲广场等10多处。并且实现了737户住宅户户通硬化全覆盖,让村民的出行更加便捷。”

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城关街道农综中心负责人孙振富表示:“这个村之所以‘美’,源于产业‘强’。近几年,衡里炉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持续拓展大樱桃产业。如今,村里有1420亩樱桃,其中大棚樱桃800亩。依托大樱桃产业,多元发展其他产业,集体收入可达124万元,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持。”

一村美,源于一业强。近年来,临朐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描绘出“一村一品”的发展脉络,形成了“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大樱桃、蜜桃、鹅肥肝等产业集聚发展,乘势带动村民增收。例如,持续发展大樱桃产业,带动了樱桃产业村的集体和群众收入实现“双增收”,为打造和美乡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产业已然成为乡村“美”起来的“金钥匙”。

让美成为常态:精准施策创新机制

常态“美”是和美乡村的目标和要求,而创新机制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垛庄村时,村道上已经有不少村民在忙碌地清扫卫生,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询问得知,他们并非“各扫门前雪”,而是经常常态化一起打扫村道卫生。

据了解,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探索推行“1 + 1 + 3 + N”农村公益物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奖惩措施、凝聚各方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打造“我爱我家”品牌,探索出一条独具山区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

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农村公益物业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将党的组织优势延伸至人居环境整治的‘神经末梢’。同时,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6大项、11项具体内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整合公益岗、保洁员力量,按照每人包靠10 - 15户的规模,重新细分小网格,明确街巷长、村民小组长责任并张榜公示。实现了设施有人管护,卫生有人打扫,垃圾日产日清,墙面变成风景画,村里村外干净整洁,与山山水水融为一体。村里人都竖着大拇指说自己村环境好,精气神更足了。”

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发展促进科负责人杨兆宁表示:“临朐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突出党建统领,探索用公益的方式促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保持,形成农村公益物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由‘村内美’到‘全域美’的转变,成为常态化巩固人居环境整治质效的一个有力抓手,让‘小物业’实现‘大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让美驻进心里:层层深入培育新风

和美乡村,“和 ”是魂,“美”是形,塑形与铸魂并重。乡村之美,不全在于绿水、青山等外延之美,更吸引人的是“乡风内涵”的文明新风润进心田。

走进省级美丽乡村和省级文明村北杨善村,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年画和剪纸等文化元素巧妙地嵌入硬件建设中,打造了“美、孝、信、善”四条主街,喷绘非遗主题画,以独特的文化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和美风尚。

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临朐:从产业强村到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焕新颜

北杨善村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们深挖传统非遗剪纸、年画优势,推动传统文化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发挥润心入魂的优势作用。规划建设手绘年画博物馆、剪纸艺术传习中心,让文化作品得以展览,让新文明风尚得以传播,层层深入沁润群众的心田。”

以文润心,心平气和,和美增福,福满村庄。文明新风尚让和美乡村美的“里子”更深,治理得更加和谐。冶源街道杨善社区书记石春杰说:“我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融入村规民约与‘善’文化,制定‘善’文化工作章程,推动‘善’文化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切实让‘善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建立孝德榜、美丽庭院荣誉墙、红黑榜等,定期举行‘美丽庭院’‘最美街巷’评比,进一步形成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潜移默化引导乡风文明。”

本文通过对临朐县和美乡村建设的多方面介绍,展现了当地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文化建设上的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为乡村带来经济活力,创新的管理机制让乡村环境保持整洁美观,浓厚的文化氛围培育了文明新风尚。这些举措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临朐县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迈进,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516.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4
下一篇 2025-0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