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成功架设,为大湾区交通添翼,科技赋能,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架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

本文聚焦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详细介绍了其首道钢横梁的架设情况,包括创新的连接装置及工艺、智能的建造技术,还阐述了大桥建设对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日,在桥梁建设领域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随着最后一个节段精准嵌入,备受瞩目的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顺利完成了首道钢横梁的架设工作。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成功架设,为大湾区交通添翼,科技赋能,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架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

1. 创新引领:首创贴合式连接装置及工艺

狮子洋大桥作为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了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以“一跨过江”的豪迈姿态展现着桥梁建设的强大实力。这座大桥建成后,将一举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

具体来看,大桥主跨长达2180米,主塔采用门塔式结构,高达342米,这相当于110层楼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高的双层悬索桥主塔。主塔采用钢板 - 混凝土组合结构,塔柱自下而上由62个钢壳节段以及6道钢横梁构成。其中,主塔首道钢横梁犹如大桥的“肩膀”,肩负着支撑桥面和未来桥上过往车辆的重任。该横梁是全桥最重的横梁,重量超1200吨,由7个节段组成。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成功架设,为大湾区交通添翼,科技赋能,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架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

在架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不足10米宽的合龙口,要将超200吨的节段精准就位,单侧间隙仅2厘米,这如同在空中进行“穿针”一般困难。不过,科技的力量让难题迎刃而解。塔吊可视化系统就像一双“眼睛”,实时监测吊物状态,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在吊装就位的关键时刻,运用三向千斤顶微调系统,采用0.1毫米级步进式精准定位技术,确保了对接精度。狮子洋通道项目部总工匡一成介绍说:“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我们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横梁的架设工作。”

2. 智造升级:为超级工程锻造“钢骨”

走进狮子洋通道项目的大型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一幅现代化的生产景象展现在眼前。机械手臂来回移动焊接,中控大屏实时显示生产状态,一个个钢构件如同“拼积木”般完成生产。而且每个构件还贴有二维码,只需一键扫码,就能了解其生产全过程信息。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成功架设,为大湾区交通添翼,科技赋能,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架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

狮子洋通道项目部总工李小松表示:“除了打造智能建造生产线,我们还创新研发了可移动式智能端面铣设备、数字化预拼装技术,打造了国内首套剪力钉自动焊接生产线。”这些创新技术确保了钢壳制造的标准化、精准化。钢横梁节段将在工厂内快速拼装成型,再整体运输至现场完成吊装。该工艺不仅能有效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还切实提升了桥塔工程建造品质。

3. 天堑变通途:助力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架设完成后,后续还需要进行节段间的环槽铆钉栓接、顶板焊接等工序,以实现最终合龙。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主桥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锚碇已完成填芯,正进行顶板及锚固系统安装施工;引桥工程也逐步转入上部结构全面施工阶段。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成功架设,为大湾区交通添翼,科技赋能,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架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

狮子洋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的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这一通道群的形成,将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

本文围绕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的架设展开,介绍了大桥的规模与特点,强调了创新技术在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包括贴合式连接装置、塔吊可视化系统、智能生产线等。同时阐述了大桥后续建设计划和建成后的重要意义,即完善大湾区交通网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485.html

(0)
逸玥逸玥
上一篇 2025-03-20
下一篇 2025-03-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