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民李某遭遇冒充消防队长诈骗,被骗走16万元,肥城市公安局迅速开展止付挽损工作,成功追回被骗资金,李某送锦旗致谢,同时还解析了此类诈骗的套路并给出警方提醒。
在3月19日,肥城公安对外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有一种诈骗手段极为隐蔽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消防队长”的旗号,声称有工程可供承包,并且还有一批物品需要找人代购,同时还承诺会给予丰厚的利润回报。这样充满诱惑的条件,往往会让很多人心动不已。在此要特别提醒大家,如果遇到上述类似的情景,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这极有可能就是冒充消防领导实施的诈骗。
近日,肥城市民李某就不幸落入了这类诈骗的陷阱。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
一天下午,李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消防队长“夏某”的电话。在电话中,“夏某”称消防大队有一项工程,需要有资质的公司来进行施工。李某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过多怀疑,信以为真,立刻就将自己公司的资质发给了“夏某”。“夏某”查看资质后,承诺让李某的公司来施工,而且双方还约好了下午见面签订合同。
然而,就在李某挂断电话后没多久,“夏某”又打来了电话。这次,“夏某”称消防大队现在急需订购一批床,希望李某能够帮忙先行垫付货款,之后会在工程款里一起结算给他。为了让李某顺利帮忙采购,“夏某”还特意给了李某一个“厂商”的联系方式,让他帮忙联系订购。李某见“夏某”说话十分爽快,又觉得这是一单主动送上门的“大生意”,便没有丝毫怀疑。随后,他按照“夏某”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了“厂商”,并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付款16万元。
可是,当钱转过去之后,李某却发现“厂商”和“消防队长”都联系不上了。这时,李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他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接到报案后,肥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止付挽损工作,尽全力阻止涉诈资金流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追回了李某被骗的16万元资金。
3月10日,李某特地来到肥城市公安局,将一面印有“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替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民警手中。李某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了警察同志,没想到我的钱真的追回来了!谢谢你们……”那么,我们该如何识别这些骗局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析。
套路解析
- 表明“身份” 骗取信任 -
诈骗分子常常会冒充军队、公安、消防、应急部门、知名国企等采购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商家取得联系。他们声称自己所在的部门需要购买大量的应急物资,用“大额订单”来吸引商户进行所谓的“合作”,从而骗取商户的信任。
- 抛出“诱饵” 引你上钩 -
骗子会向受骗商户发送采购清单,提出要采购大批量的帐篷、电器、盒饭等“指定”物资。当商户为找不到合适的进货渠道而发愁时,骗子就会趁机推荐所谓的“供货商”,并告知商户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赚取中间差价,以此来诱使商户上钩。
- 制造“假象” 骗你付款 -
当商家要求骗子先打款时,骗子会向商家发来汇款截图(电子回单)。实际上,这些截图是他们伪造的,目的是蒙骗商家,制造出真实采购的“假象”。他们还会向商家称汇款有延迟,让商家放心,随后就会收到款项,进而骗取商家向“供货商”付款。
- 实为“一伙” 洗劫一空 -
其实,所谓的“供货商”也是由诈骗分子或其同伙冒充的。他们会要求受骗商户先付款再发货,并且声称货源紧张,让商家先行垫付大额资金。一旦商家把钱转过去,这些钱就会有去无回!
警方提醒
单位采购物资会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大家千万不要相信这种“空对空”的电话、微信联系。当接到陌生电话订购商品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便看到转账截图,在款项未实际到账前,都不要先行支付或垫付相关费用。
肥城市民李某遭遇冒充消防队长诈骗,被骗16万元,肥城市公安局快速行动成功挽损,李某送锦旗致谢。同时解析了此类诈骗套路,包括表明身份骗信任、抛诱饵引上钩、制造假象骗付款、实为一伙洗劫钱财等,最后警方提醒大家在面对单位采购相关事宜时要保持警惕,按正规程序操作,避免上当受骗。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