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股票私募的仓位情况及知名私募的调仓动向,通过最新数据展示股票私募仓位创年内新高的态势,分析不同规模私募的仓位配置差异,还介绍了如盘京投资、玄元投资等知名私募的调仓动作,并指出科技股仍是未来投资热点。
据最新消息,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已攀升至77.12%,这一数据刷新了年内的最高纪录。这一变化在金融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反映出股票私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积极态度。
从加仓的力度方面进行分析,大规模私募的加仓幅度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50 - 100亿规模的私募仓位相较于2024年底大幅提升了11.66个百分点,而100亿以上规模的私募也加仓了6.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头部机构对后市的发展持有更为乐观的预期。
在众多知名私募当中,各自根据市场情况做出了不同的调仓决策。部分私募因为近期美股市场出现下跌行情,原有的美股仓位对产品的收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盘京投资,该公司目前已经降低了美股持仓,将目光转向A股和港股市场,期望能够在这两个市场中积极把握科技成长主线。还有一些私募维持着相对较高的股票仓位,但秉持着理性投资的原则,坚决不“押注”某个单一的市场风格。另外,像磐耀资产,已减仓了阶段性情绪过热的机器人方向的持仓,转而增加了港股互联网的配置。
股票私募仓位创年内新高
根据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14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攀升至77.12%,与前一周相比上涨了1.15%,达到了年内的最高水平。
实际上,自2025年初以来,股票私募的加仓意愿就在持续升温,仓位指数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月14日至3月14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从73.54%迅速提升至77.12%,涨幅达到了3.58个百分点。这一显著的变化充分反映出股票私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强烈的加仓意愿。
从股票私募的具体仓位分布情况来看,满仓操作的股票私募占据了主导地位。截至3月14日,满仓(仓位超过80%)的股票私募占比高达57.49%,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有部分私募机构仍然保持着相对稳中求进的策略,中等仓位(仓位在50% - 80%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为25.53%。而低仓位(仓位在20% - 50%之间)和空仓(仓位低于20%)的股票私募占比分别仅为11.80%和5.18%。从整体来看,私募机构的看空情绪已经显著减弱。
不过,不同规模股票私募的仓位配置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特征。小规模私募(10亿以下)的仓位最高,表现出较强的进攻性;大规模私募(50亿以上)的仓位紧随其后,体现出稳健中带有积极的配置策略;而中等规模私募(10 - 50亿)的仓位相对较低,整体风格偏向谨慎。
具体而言,100亿以上规模私募仓位指数为76.80%,50 - 100亿规模私募为75.88%,20 - 50亿规模私募为69.47%,10 - 20亿规模私募为73.29%,5 - 10亿规模私募为75.94%,0 - 5亿规模私募为79.57%。
从加仓力度来看,大规模私募的加仓幅度最为突出。其中,50 - 100亿规模私募仓位较2024年12月27日大幅提升11.66个百分点,100亿以上规模私募加仓6.53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出头部机构对后市的乐观预期更为显著。小规模私募的加仓力度次之,5 - 10亿和0 - 5亿规模私募分别加仓3.82%和3.78%,延续了其积极参与市场的风格。相比之下,中等规模私募的操作分化明显,10 - 20亿规模私募小幅加仓2.51%,而20 - 50亿规模私募则逆势减仓2.48%,这反映出中等规模机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谨慎态度。
满仓的百亿私募占比已然过半。截至3月14日,满仓(仓位超过80%)的股票私募占比已有50.06%;中等仓位(仓位在50% - 80%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为36.59%,这表明部分百亿私募在积极布局的同时仍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而低仓位(仓位在20% - 50%之间)和空仓(仓位低于20%)的股票私募占比分别仅为11.25%和2.10%,反映出百亿私募整体看空情绪较低。
知名私募最新调仓动向
当前,“东升西降”的观点在市场人士中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私募将目光重新聚焦到港美股市场。
以盘京投资为例,该公司目前已降低了美股持仓。该公司透露,近期美股下跌,产品原有的美股仓位造成了一定的负贡献。“春节后A股和港股快速切换到国产科技成长主线。面对这一市场变化,我们在第一时间对产品的原有配置结构进行了调整。在调仓的过程中,市场上涨态势较为强劲,因此节奏上未能完全契合。目前产品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投资组合,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此外,盘京投资还通过底部逆向布局基本面与政策共振品种。“当前部分消费、周期和制造板块的优质标的已跌至历史估值低位,但其基本面在库存周期见底、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有望持续改善。”为此,该公司正逐步增持此类资产,并通过分散行业配置降低波动,构建更具韧性的投资组合。
玄元投资的配置偏向智能驾驶、ARVR、中国区AI基础建设等年内继续有基本面催化的行业,同时适当参与对固态电池、机器人运动控制、电子传感皮肤等0 - 1的科技分支的题材演绎。“在消费电子和互联网领域的优质企业中,我们会保持关注和灵活调整配置比例。”玄元投资表示。
对于今年最火热的板块之一——机器人,不同私募有着不同的选择。华东一家私募坦言,公司目前对该板块仍维持较高配置。与此相反的是,在过去的2月末,磐耀资产减仓了阶段性情绪过热的机器人方向的持仓,增加了港股互联网的配置。“即便如此,目前,科技板块仍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此外,对于迎来逻辑重塑的军工方向,磐耀资产此前已进行一定仓位比例的增加,预计仍然会考虑逢低进一步提升配置比例。
鉴于相信本轮市场反弹具有可持续性,丰岭资本维持相对较高的股票仓位,但在结构上会适度回避那些具有宏大叙事、但竞争格局及估值经不起仔细推敲的部分企业。“我们的侧重点,还是希望通过分析产业竞争格局、及各个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等等,来判断企业中长期的价值中枢,从而挑选出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标的。”丰岭资本直言,短期看,押对某个市场风格,可能阶段性地具有显著超额收益。但长期而言,经常押注市场风格变换的胜率并不高。
科技股仍是未来投资热点
从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以AI为代表的科技产业仍是知名私募们在未来的配置重点。
“DeepSeek驱动的价值重估尚未结束,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重估逻辑依然成立。”盘京投资指出,国内以AI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正从概念转向商业化落地,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未来产业链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从主题炒作、逐步进入真正“出业绩”的阶段,后续将“去伪存真”,聚焦具备技术壁垒和业绩兑现能力强的龙头公司。中期来看,科技成长风格有望重新迎来业绩的趋势性占优。
磐耀资产将继续重点关注算力方向。近期算力的短期扰动较多使得多数公司的股价承压,但该公司认为,中长期逻辑在持续强化,短期扰动带来的仍是投资时机。
在玄元投资看来,AI方面,资本开支继续上行,但上行的斜率会随着Deepseek更多的开源而受到扰动。无论是海外应用还是国内基建,都需要处理好短期、中长期的资产价格关系。
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和案例,展现了股票私募仓位在2025年达到年内新高的情况,不同规模私募的仓位配置和加仓动作存在差异。同时,介绍了知名私募的调仓动向,体现出他们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应对。而科技股凭借其发展潜力,仍是未来投资的热点领域,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