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当下“国家喊你来减肥”的热点话题,以武汉地区为例,讲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减肥经历与成果,剖析了儿童肥胖问题的现状,并邀请专家科普肥胖的诊断标准以及减肥过程中需要避开的误区。
23岁姑娘在短短3个月内成功瘦身40斤,36岁男子一周就减重31斤,14岁孩子不仅减了10斤还长高了7厘米……
近日,“国家喊你来减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武汉,也有不少人纷纷前往减肥门诊,尝试开启自己的减重之旅。
“我今天为20多人做了穴位埋线减重治疗,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3月13日晚7时,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郭广宇结束了当天的工作。自从“国家喊咱减肥”的消息传开后,他所在的“肥胖门诊”就迎来了不少年轻的面孔。
门诊肥胖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各种“老年病”开始盯上儿童
3月中旬,36岁的吴先生在武汉市第八医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接受了袖状胃切除术。术后一周,他就减重31斤。吴先生激动地感叹道:“我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在床上躺着睡觉了!”
吴先生身高173厘米,体重却高达328斤,BMI达到了54.8,属于重度肥胖。他不仅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还患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只能半靠在椅子上睡觉,只要一躺平就会被憋醒。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严重损害他的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为此,专家团队为吴先生实施了袖状胃切除术。预计术后一个月复查时,他的各项指标都会有大幅的好转。
青少年肥胖问题也不容小觑。上周,14岁的悠悠在妈妈的陪同下,到武汉儿童医院“儿童糖尿病和肥胖门诊”复诊。小时候的悠悠身材瘦削,可进入青春期后,她突然胃口大增,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长胖了46斤,达到了肥胖标准。看着孩子上三层楼就气喘吁吁,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宅”,家长只好带她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一年来,悠悠遵循医生给出的“生活干预处方”,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不仅体重减了10斤,个子还长高了7厘米。
“近10年间,门诊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家长对儿童肥胖和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武汉儿童医院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医生丰利芳介绍说,现在有的孩子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高、脂肪肝,各种原本常见于老年人的疾病都找上了他们,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与肥胖有关。
专家:早减早受益,但要注意3个误区
解决肥胖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协作。包括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儿童医院在内,多家医院均开设有不同形式的MDT(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
肥胖症其实是一种疾病,它有具体的诊断标准。武汉市中心医院肥胖专病中心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如果一个成年人的体质指数大于28,就可以判断为肥胖。当一名成年男性的腰围≥90cm或体脂率≥25%,一名成年女性的腰围≥85cm或体脂率≥30%,也可以诊断为肥胖。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应尽早开始干预,早减早获益,早减也会更轻松。
如今网络上的减肥帖子铺天盖地,但其中不乏谣言与误区。张旭艳提醒大家,减重要注意以下三点:
-
不吃主食易反弹。如果长期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会造成体内蛋白质流失,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后期体重反弹明显。减肥期间可以用粗粮、杂粮代替精米白面,并控制好总量。
-
水果代正餐反而“长肉”。由于水果中含有果糖,过量摄入的果糖会被肝脏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而且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饱腹感,因此很容易过量摄入。
-
减肥药不能买来就吃。减肥药物种类繁多,仅仅看说明书买药或者跟着朋友买药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肥胖专病门诊接诊过不少自己买药吃的患者,这些患者因盲目服用减肥药引发了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副作用,增加了多种疾病风险。对于大多数单纯性肥胖患者来说,按照医生开的“运动+营养”健康处方,接受长期跟踪与方案调整,才是减重的正确方式。
本文通过介绍武汉不同人群的减肥案例,揭示了当下肥胖问题在各年龄段的普遍性,强调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同时,专家给出了肥胖的诊断标准和减肥误区的提示,提醒大家科学减肥,早减早受益。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