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新洲区李集街道的多所学校,详细介绍了它们各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包括活动内容、形式以及为保障活动开展所采取的措施,展现了这些活动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在新洲区李集街道,各所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活力。
徐沟小学
传统文化+创新实践
每天,当上午和下午的大课间铃声准时响起,徐沟小学的操场瞬间就变成了“活力充电站”。只见学生们手中紧握着莲湘棒,伴随着欢快的节奏,整齐划一地跳起了民俗韵律操,还融入了现代舞蹈《你笑起来真好看》。那充满朝气的动作,仿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学校负责人介绍说,阳光大课间活动可不是简单的运动拼凑。它是以体育为重要支点,全方位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徐沟小学期望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活动设计,让教育真正回到满足生命成长需求的轨道上来。除了精彩的莲湘棒表演,学校还精心设置了跳绳、篮球、呼啦圈、丢手绢等丰富多彩的项目。采用“班级分区、教师巡回指导”的模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又有序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长岭小学
长岭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十分贴心,兼顾了“晴天户外+雨天室内”的双模式。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广播体操、自编操《天天向上》以及激烈的篮球赛等活动轮番登场,操场上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加油呐喊声。而当遇到下雨天时,活动就会转移到室内,传接球接力、棋类竞赛和故事接龙等活动同样让学生们乐在其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放松环节。在活动结束前的五分钟,会安排拉伸运动,帮助学生们缓解身体的疲劳。该校负责人强调,未来学校会持续优化大课间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更多健康、快乐成长的机会,让活力校园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张店中学
作为中学的代表,张店中学的大课间活动更侧重于竞技性与团队协作。在足球场上,同学们默契地进行战术配合,展现出高超的球技;篮球场上,激烈的对抗让人热血沸腾;集体训练中,大家整齐划一的动作彰显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学校还别出心裁地引入了音乐指挥系统,用《跑步曲》和《明天会更好》等动听的曲目串联起整个活动流程。学生们在优美的韵律中,不仅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更体会到了运动的艺术之美。学校负责人表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更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美好的瞬间将永远定格在他们的记忆中,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模样。”
李集小学室内课桌舞
分层管理守护校园安全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为了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以及武汉市教育系统“新春开学第一课”中明确提出的“健康第一、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各校都将大课间时间固定了下来。其中,徐沟小学每日安排上下午两次活动,总时长超过两小时,这样科学的时段划分,确保了学生能够劳逸结合。
面对场地有限的问题,各校纷纷开动脑筋,创新利用空间。李集小学将篮球场、操场和教室进行多功能切换,灵活安排活动;李集中学按年级划分运动区域,七年级使用羽毛球场,八年级抢占足球场,九年级主攻田径场,合理分配资源;得胜小学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活动空间。
安全是大课间活动的重中之重。长岭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张店中学要求教师“全程跟班、实时指导”。各校通过安全教育、分层管理和家校联动等多种方式,各方力量紧密配合,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校园安全防线。
从民俗到现代,从游戏到竞技,新洲区李集街道各校的大课间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身体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滋养。孩子们在跳绳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在舞蹈中感受到了美育的熏陶,在竞技中领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正如一位家长所说:“看到孩子红扑扑的笑脸,就知道运动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健康,更是成长的底气。”
本文介绍了新洲区李集街道多所学校各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包括徐沟小学的传统文化与创新实践结合、长岭小学的双模式活动、张店中学的竞技性与团队协作活动等。同时阐述了各校为落实体育活动要求所做的时间安排、空间利用和安全保障措施。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