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等举措,开启婚姻服务新时代,国务院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多方面优化婚姻服务

本文围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展开,详细介绍了民政部为贯彻落实该条例将重点开展的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优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持续深化婚俗改革以及建设完善婚姻管理诚信体系等工作。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成功审议并通过了《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为了切实、高效地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民政部明确了一系列重点工作方向,涵盖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优化、婚俗改革的推进以及婚姻管理诚信体系的建设等多个重要方面。

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自2021年6月起,全国范围内已经有21个省份积极开展了2轮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试点工作。这些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回应广大群众对于婚姻登记便利性的诉求,在充分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即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届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将不再受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限制,这无疑是一项极大的便民举措。

为了确保“全国通办”工作的顺利开展,民政部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指导各地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婚姻登记的受理条件、详细的办理流程以及所需的证件材料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核验当事人提供的证件材料,确保其真实齐备,并且完全符合法定要求,严格依法办理登记业务。另一方面,督促各地加强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明确婚姻登记窗口的服务规范、工作纪律、文明用语以及服务禁语等内容,提升婚姻登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指导各地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为当事人提供婚姻登记预约服务,深入开展婚姻登记信息数据的联网核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优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民政部将督促各地婚姻登记机关大力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一对一咨询等,着力为当事人提供更加科学、专业、有效、温馨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支持各地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和对象特点,坚持分类施策。围绕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重要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明确辅导内容、辅导策略以及辅导重点。为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经营婚姻家庭。同时,指导各地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充分利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这个良好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氛围。

持续深化婚俗改革

民政部将指导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婚俗理念,为新人们积极提供结婚颁证仪式、集体婚礼等特色服务。通过这些方式,引导更多年轻群体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实现婚事新办简办,摒弃传统的繁琐婚俗。

此外,还将配合相关部门扎实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的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婚俗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遏制婚俗领域的不正之风,推动形成文明、节俭、和谐的婚俗新风尚。

建设完善婚姻管理诚信体系

民政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共同推动建立婚姻登记诚信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婚姻登记当事人要对个人提供证件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不得出具虚假证件材料。这一举措有助于维护婚姻登记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保障婚姻登记信息的真实可靠。

本文围绕国务院通过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介绍了民政部为落实该条例的多项重点工作。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将打破地域限制,优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能提升婚姻质量,深化婚俗改革可树立文明新风,建设婚姻管理诚信体系保障登记真实性。这些举措将全方位优化婚姻登记服务,促进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361.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23
下一篇 2025-0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