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检察院检察官发现被遗弃在检察服务中心的婴儿,进而了解到婴儿母亲杨女士因诈骗案陷入困境的情况。检察院对杨女士开展司法救助,并联合妇联持续跟进其生活状况,展现了罗湖检察院在司法救助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方面的积极作为。
“妇联帮我联系了一份时间比较灵活的工作,这样我就不耽误照看孩子啦。”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检察院检察官进行电话回访时,深圳市民杨女士满是感激地分享着自己当下积极的生活近况。
回溯到2024年11月的某一天,罗湖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里,一阵尖锐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原本的平静。值班检察官顺着哭声仔细查看,竟发现地板上有一个大约一岁的婴儿,周围却不见大人照看的身影。
值班检察官迅速行动起来,一边轻声安抚着啼哭的孩子,一边在大厅里四处张望。他朝着正在办事的众人提高音量询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呀?”在场的人们纷纷回头,但都一脸茫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应。随后,值班检察官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带到办公室,并安排工作人员查看监控,一心想要找到孩子的家长。
原来,杨女士是一宗诈骗案的不幸被害人。时间回到2022年,王某为了骗取杨女士的财物,先是与她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之后,王某假称要投资做生意,可怜巴巴地请求杨女士帮他解决资金难题。善良的杨女士不仅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给了王某,还向亲戚借了不少钱。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给了她沉重一击。杨女士后来发现,王某同时和其他女性也保持着恋爱关系,而自己借给他的钱早已被他挥霍得一干二净。
这一天,杨女士来到罗湖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查询案件的进展情况。想到自己悲惨的遭遇,一时情绪失控,她竟然一气之下把女儿遗弃在了大厅。
当检察官联系到杨女士时,电话那头的她几近崩溃,不断哭诉着:“我们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检察官耐心地劝导了很久,杨女士才稍稍平复情绪,把孩子接回了家。
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这起案件涉及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问题,必须予以重点关注。于是,检察官及时向原案件承办人详细了解情况。经过深入了解得知,王某最终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可杨女士却没有获得任何赔偿。此时的杨女士不仅欠下了大笔债务,还要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根本没有办法参加工作,生活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检察机关经过认真审查后认为,杨女士的情况完全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为了尽快解决杨女士母女的燃眉之急,检察机关依法决定对她开展司法救助。检察官耐心地向杨女士说明司法救助制度,还及时告知她事情的办理进展情况,不断鼓励她要积极面对生活。
在救助案件顺利办结之后,承办检察官并没有就此放下心来。他们还与罗湖区妇联建立了定期沟通联络机制,持续跟进掌握杨女士母女二人的生活状况。
记者从罗湖区检察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应救尽救”的原则,积极利用大数据赋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司法救助线索。同时,该院还牵头与辖区内的教育、民政、妇联等单位联合建立了工作衔接机制,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仅在2024年,该院就依法办理了司法救助案件52件,救助人数达到54人,其中重点救助了因案件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30人。
深圳罗湖区检察院在发现被遗弃婴儿后,了解到其母亲杨女士因诈骗案陷入困境的情况,依法对杨女士开展司法救助,并联合妇联跟进其生活状况。罗湖区检察院近年来积极作为,通过大数据获取线索、与多单位建立衔接机制等方式,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形成合力,有效保障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