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我”系列视频的爆火现象,包括视频中历史人物及其他角色“开口”互动的内容,官号借助此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分析了该系列视频爆火的原因、意义,同时也提醒AI创作要注意边界。
清晨时分,当你还带着些许惺忪的睡意,耳边仿佛响起李白那豪放不羁的话语;中午,孟郊那饱含深情的教诲又萦绕在耳畔;下午,宋徽宗带着他独特的气质开始对你诉说;到了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李时珍似乎也在一旁絮絮叨叨。
这般奇妙的体验,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这些“老祖宗”们来了一场近距离的接触。不禁想问,你是否也被“老祖宗”这般教育了呢?一句“回答我”,更是带着一种强烈的互动感,仿佛在急切地等待着你的回应。
在这个系列视频里,还有诸多精彩场景。唐伯虎会在线回怼“不务正业”,展现出他的机智与风趣;秦始皇和唐太宗这两位千古帝王,也会互争“千古一帝”的名号,那场面仿佛将历史的硝烟都带到了眼前。而且每个视频结尾,都会来上一句“回答我!”,让人忍俊不禁。
网友们对这些视频也是赞不绝口。有人说:“平时对历史了解没有这么详细,现在听到他们‘本人’讲,有一种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觉。”还有人表示“忍不住想看,太上头”。确实,这些视频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知识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入了脑。
不仅是历史人物,连莎士比亚、梵高这些国外的名人,甚至孙悟空、被武松打的虎、喜羊羊等动漫角色,都开始“回答我”。一时间,“回答我”成为了网络热梗。
不少官方账号也紧跟潮流,消防、警察、博物馆、文旅等部门连夜“套公式”,开始利用这个形式进行整活科普和宣传。官号整活可都是猛料,甚至还会在评论区“优雅”互动,一句“回答我!!!”,瞬间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
如今,借助AI技术,我们和古人不再只是“平面交流”。这些短视频有了更强的互动感和现场感,很多以前觉得枯燥的知识点也因此被大面积传播。而且,它们将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作品融入现代语境,降低了公众接触历史的门槛,使得历史知识和文化观点的输出更亲切,能够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力,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对于“回答我”系列视频爆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宏超表示,这背后是微妙情感的同频共振。就像一位网友留言所说,“平时我对历史了解没有这么详细,现在听到他们‘本人’讲,有一种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觉”。让以前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历史无感的人重新燃起兴趣,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回答我”系列视频的火爆再次证明,哪怕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迷人的“老祖宗”们归来仍是“顶流”。这背后折射出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爱护,也充分体现出国人以有趣的互动形式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信心与热情。
当然,AI创作也要注意边界。不能陷入低俗的恶搞,让“创作”仅仅流于形式,也要避免出现飙脏话等擦边行为。创作者在用AI生成视频时,除了有意思的形式,还得带上对历史的敬重、对历史人物的基本了解,这样作品才不会轻浮、猎奇、恶趣味。
最后,#今日话题# 你刷到过“回答我”热梗吗?对此你怎么看?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本文介绍了“回答我”系列视频爆火的现象,涵盖历史人物及多种角色参与互动、官号借势科普宣传等内容,分析了其借助AI技术的优势、爆火原因和积极意义,同时提醒AI创作要把握边界,体现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