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坛看国有资本:技术、转型与金融机制的绿色变革,“双碳”浪潮中,国有资本如何重塑全球能源金融格局

本文围绕2025中国财富大会数字金融创新论坛展开,深入探讨了“双碳”目标下国有资本的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详细介绍了能源革命中技术突破与资本协同的作用,以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例说明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路径;讲述了临沂城发集团作为地方国企的转型样本;还提及国有资本通过混改深化与碳金融工具赋能释放活力的相关情况,最后展望了“十五五”国有资本的角色与使命。

3月2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以“开放包容 共创共赢”为主题的2025中国财富大会数字金融创新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的重要平行活动,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双碳’目标下国有资本的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圆桌对话环节。该环节汇聚了能源、金融、智库及地方国企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国有资本在能源革命中的引领作用与创新实践,旨在为国企绿色转型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能源革命主战场:技术突破与资本协同的双向赋能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路径。这是一场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的深刻变革,它不仅会带来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还将引发一场长期且持续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将迅猛增长,电网会高速发展,储能技术会得到大规模应用,电力数字智能体系也将逐步完善,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新的形态会不断普及推广。同时,各行各业为了实现脱碳目标,会积极推动电能替代和电气化变革。在这场绿色巨变中,国有资本无疑是核心动能。而核心技术的突破则是关键所在,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这就需要国有资本发挥担当精神。总体而言,“双碳”目标下国有资本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要点,一是在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二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导向。

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增业以油气行业转型为例,清晰地揭示了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路径。其一,清洁替代,即在能源生产过程中逐步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加大油田风光能源大基地的建设力度。其二,战略接替,让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与传统油气业务并重甚至更为重要的业务板块,预计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油、气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三,绿色转型,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变,计划到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中油资本目前已经累计提供绿色信贷超五百亿元、绿色投资四百三十亿元,形成了“技术迭代 + 资本闭环”的有力支撑体系。

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首席财务官硕士项目行业导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宏观经济与战略发展研究部原部长程伟从全球视角深入剖析能源变革。他指出,全球正凭借新能源变革改写石油主导的移动能源体系,进而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他还表示,“资本市场对能源企业的估值逻辑已从资源储量定价转向技术创新能力定价”,国有企业的转型正加速向技术驱动迈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的发展,提升国有资本的技术引领作用和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能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从论坛看国有资本:技术、转型与金融机制的绿色变革,“双碳”浪潮中,国有资本如何重塑全球能源金融格局

3月21日,程伟在圆桌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地方国企转型样本:从城建运营商到产业生态构建者

临沂城发集团以“3 + 1”投资思路为核心,聚焦城市综合运营、商贸物流与供应链、矿产开发及新材料三大主业。该集团通过“调存量、优增量”的策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集团紧扣黄河流域协同发展战略,整合甘肃和临沂的资源,开发饰面花岗岩、石英岩等矿产加工制品,同时拓展石墨、铌钽等战略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石墨烯产业园和新庄加工园区,形成了“资源开采—精深加工—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此外,集团依托“1个应用科学城 + N个产业园”的科创生态,推进沂蒙新质产业园和临沂城发电创产业园的建设,并与中科院等机构共建实验室,孵化科技项目。其孵化成功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1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了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从论坛看国有资本:技术、转型与金融机制的绿色变革,“双碳”浪潮中,国有资本如何重塑全球能源金融格局

3月21日,临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炜在圆桌会议上发表讲话。

李炜表示,临沂城发集团将进一步深化资产重组、并购上市等资本运作方式,推动国有资本实现良性循环。同时,他呼吁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机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资本机制创新:混改深化与碳金融工具赋能

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万亿级市场机遇,国有资本如何通过机制革新释放活力成为了关键问题。中国国新、中国建筑等央企的成功案例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巨大潜力。通过优化资本布局、引入市场化机制,国有资本能够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形成“国民共进”的全新生态。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强调要通过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来释放改革红利。国家电投青海黄河公司引入民企正泰集团参与光伏电站智能化改造,使得运维成本下降,发电效率提升,充分印证了“国有资源 + 民营机制”的协同效应。

北京久银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民指出,混合所有制并非简单的股权混合,而是治理能力、创新效率和风险管控的全面升级。王继业总结说,“国有资本的未来必是创新与绿色的未来,唯有机制破局,方能赢得全球竞争力。”

面对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200亿元但国企参与度不高的现状,专家呼吁构建“碳资产资产负债表”。中油资本通过碳配额质押融资、碳收益权信托等工具,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风险保障,探索出了一条“减排量资产化-资产金融化-金融产品标准化”的创新路径。

绿色金融的深化也成为了本次论坛的焦点话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指出,中国绿色贷款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但绿色股权投资占比仍有待提升。他建议加强碳定价机制与市场扩容,推动绿色金融从标签化向实质性转型。

展望“十五五”,与会嘉宾达成共识:国有资本需要兼具风险承担者、组织协调者、市场创造者三重角色,通过技术突破、混改深化与生态构建,重塑全球能源与金融竞争格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中国财富大会数字金融创新论坛围绕“双碳”目标下国有资本的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展开。在能源革命中,国有资本是核心动能,传统能源企业有明确转型路径;地方国企如临沂城发集团积极转型成为产业生态构建者;国有资本通过混改深化和碳金融工具赋能释放活力。展望“十五五”,国有资本将以多重角色重塑全球能源与金融格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437.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3-24
下一篇 2025-03-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