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滨海新区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及成效。包括电城镇党员志愿者开展“街巷治理1小时”行动改善环境,博贺渔港流动党员学习交流、网格员处理诉求、调解室化解矛盾,以及新区出台政策建立联动机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电城镇的大街小巷,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便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就是电城镇的党员志愿者们。这些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投入到当天的工作中。有的拿着扫帚仔细清扫着地面上的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的则忙着规整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将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处卫生死角都在他们的认真清理下,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
当地商户陈伯看到这番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感慨地说道:“之前那些占道许久的共享单车,一直让我们这些商户头疼不已。现在好了,终于被清理了,街道看着就舒服多了,我们做生意也更舒心啦!”
原来,这是当地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而开展的“街巷治理1小时”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茂名滨海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关数据显示,已累计整治乱搭乱堆、卫生死角超过3000处,清运垃圾多达2000多车。这些看似微小的治理行动,却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大家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画面转到博贺渔港,在这片广阔的海域上,“党员先锋号”旗帜高高飘扬,格外引人注目。流动党员们充分利用“海上课堂”这个平台,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交流发展想法。他们将党的声音传播到海上的每一个角落,让党的精神在这片蓝色的海洋中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319名网格员也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他们高效处理了1.37万件民生诉求,无论是居民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影响社区发展的大事,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陈广保调解室”的老党员们更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调解矛盾150多起。这不仅降低了电诈立案率,还实现了“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的良好治理效果,让博贺渔港成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港湾。
除了上述举措,茂名滨海新区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新区出台了《茂名滨海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村(社区)干部奖励待遇挂钩指导意见》,建立了“集体增收 - 干部奖励 - 群众受益”的联动机制。同时,常态化推行村级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制度,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通过这些措施,全区共整改431份问题合同,挽回集体经济损失超过400万元。博贺镇横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江平介绍说,新政策实施后,干部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小板凳议事会”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仅仅三个月就规范修订了80份合同,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里的难题。
茂名滨海新区通过党员志愿者的“街巷治理1小时”行动改善了街巷环境,在博贺渔港利用流动党员、网格员和调解室实现了海上良好治理,还出台政策建立联动机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方面举措共同推动了当地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