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庄行镇浦秀西闸路河通过种植矮生耐寒苦草实现水体清澈度提升的故事,介绍了苦草的净水原理,以及该试点建设带来的生态、经济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还提及了上海其他水域的治理方法和未来的治理计划。
3月24日,东方网记者曹磊报道了这样一幅如画的场景。微风轻轻拂过,浦秀西闸路河的上方,一片片樱花花瓣宛如粉色的雨丝,悠悠地飘落至水面。仔细瞧去,在那粉色花瓣的映衬下,一片片深绿色的水草在水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普通的水草,竟是让这条小河变得清澈见底的“幕后功臣”。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生命学院教授王丽卿向记者揭开了其中的神秘面纱。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的浦秀西闸路河,从去年5月起就开展了水体清澈度提升试点建设工作。如今,在这1.2万平方米的河床上,满满当当种满了一种名为矮生耐寒苦草的水生植物。
王丽卿教授解释道:“这种苦草可不简单,它就像一个神奇的净化精灵。一方面,它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元素,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它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不仅如此,苦草生长在水底,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能够吸收水底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还能防止底泥浮起搅浑水体。现在,只需低头望去,就能看到鱼群在由苦草构成的水下森林中自在穿行,浦秀西闸路河已然变得清澈透明。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长度为1.2公里、宽度为8米、水深在0.5米至1.5米之间的乡村窄河,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其水质稳定达到优三类标准,这都得益于苦草构建的水下森林系统有着十分稳定的净水效果。而且,日常的河道养护工作也变得轻松许多,不再需要进行清淤工作,只需要定期使用水下割草机进行修剪维护即可,大大减轻了养护的负担。
奉贤区水务局副局长高艳告诉记者,水体清澈度提升试点建设其实是上海持续推进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进一步升级。经过治理后,河湖水体不仅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透明度更是从原来不足30厘米提升到了1米以上。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让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像浦秀西闸路河这种较浅的小水体,依靠铺设沉水植被就能取得不错的清洁效果。而对于上海之鱼、庄行花屿等水体较深、面积较大的湖泊,则需要综合运用水生森林系统净化技术和生物操作技术,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水清、鱼游、景美的目标。
随着水体清澈度的不断提升,浦秀西闸路河沿岸的风景也越发迷人。这里露营基地、桃花园、网红餐厅、艺术馆应有尽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精品民宿更是异常火爆,常常一房难求。好风景不仅带来了人气,还聚起了财气。
庄行镇也借此东风,打造了庄行花屿、糖梨花泽等网红景点。水体清澈度提升后的庄行花屿,能见度达到了3.5米深,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上海小九寨沟”。每到周末,这里就会聚集起一大批皮划艇爱好者。而糖梨花泽则吸引了网红饮品店“茶吟茶室”入驻,被社交平台评为“上海油菜花最佳观赏地”。
奉贤区一直在积极探索水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路径,将水环境治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未来,奉贤区还将继续推进水体清澈度提升工作,力争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同时,上海也有宏伟的计划,到2026年要完成100个河湖水体清澈度提升建设试点,为市民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
本文介绍了上海奉贤区庄行镇浦秀西闸路河通过种植矮生耐寒苦草提升水体清澈度的案例,阐述了苦草的净水原理和治理成效,还提及不同水体的治理方法。水体清澈度提升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奉贤区积极探索水生态价值转化,上海也有进一步的治理计划,有望实现生态、产业和民生的共赢。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