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重庆江北区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南岸区重庆开埠遗址公园3个案例上榜并向全国推广。同时阐述了各案例的具体情况以及采用的更新模式和取得的效果。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以下简称为《典型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有3个精彩案例成功上榜,并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这3个案例分别是江北区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以及南岸区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项目。
截至目前,重庆已经有6个案例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自2021年起,江北区积极树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工作导向,坚定地秉持“可持续运营”的渐进式城市更新理念。在这样的理念和导向指引下,江北区全力推动塔坪片区的改造升级,让这片区域成功焕新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多样化、治理精细化的三生新空间。改造完成之后,曾经“沉睡”的老旧建筑被一一“唤醒”,原本不起眼的背街小巷也华丽蝶变为潮流文创街区。整个城市空间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塔坪片区如今已然成为江北区热门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同时也是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为了有效缓解区域地面交通压力,均衡路网交通流量,进一步提高地下停车系统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充分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渝中区开展了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一环七射多连通”的交通布局,并且结合了管理统一、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地下停车系统。通过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交通运行效能,让解放碑周边的交通更加顺畅。
从2020年开始,市属运营管理企业采用“保护修缮 + 公共服务 + 活动策划”的更新方式,对南岸区重庆开埠遗址公园进行打造。他们精心保护修缮了立德乐洋行旧址群内的8处文保建筑、2处优秀历史建筑,还复建了7栋老旧建筑。与此同时,增补公共配套建筑、整治公园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等工作也同步推进。此外,还积极引入研学培训、特色餐饮、文化创意、艺术集市等新业态。经过精心打造,这里成为了集博物馆、社区商业、文化公园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公园。自开园以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公园的建成不仅补齐了老旧社区公共设施短板,还对周边小区环境提升和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在这些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采用了“政府引导、国企实施、多方联动”的更新模式。市政府给予更新指导,在土地、资产、政策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市属运营管理企业则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招商、运营和维护等一体化运作。并且建立了集政府、企业、商家于一体的“更新联盟”。
同时,街道、社区及企业的党组织发挥牵头作用,带动居民及商户深度参与到项目中来,鼓励他们自主更新、创业营商。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更多长期就业机会,极大地激发了片区的活力。
本文介绍了重庆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的3个城市更新案例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详细阐述了各案例的实施情况、成果以及采用的“政府引导、国企实施、多方联动”更新模式,这种模式激发了片区活力,推动了城市更新,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