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微软向Windows 10用户发送邮件敦促升级至Windows 11或更换新设备这一事件,深入剖析背后原因,回顾Windows 10发展历程,探讨Windows 11升级困境及微软此举引发的行业争议。
近期,微软官方动作不断,开始积极地向Windows 10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微软以恳切的态度敦促这些用户尽快升级至Windows 11操作系统,或者认真考虑更换一台新的设备。而这一系列举动的背后,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况:Windows 10即将在10月14日全面终止技术支持。
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届时全球超过58.7%的PC将失去安全更新的保障。更为棘手的是,Windows 11大幅提高了硬件门槛,这直接导致超过八成的Windows 10设备根本无法顺利升级到新系统。
为了帮助用户完成系统过渡,微软在邮件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微软提议用户可以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或者直接购买新设备来实现系统的升级。同时,微软还提供了旧设备回收的选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10月14日之后,旧的Windows 10设备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但从那以后,系统的漏洞修复以及功能更新将会全面停止。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设备将长期暴露在网络风险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15年7月,Windows 10作为微软“统一全平台体验”的战略级产品正式诞生。它凭借着回归传统的开始菜单设计,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再加上“Windows即服务”(WaaS)这种持续更新的模式,迅速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了史上最长寿的Windows系统。据统计,其装机量更是突破了13亿台。在Windows 10的迭代发展过程中,它先后引入了许多创新功能,比如Windows Ink手写支持,让用户可以在屏幕上自由书写;WSL Linux子系统,使得用户能够在Windows系统中轻松运行Linux应用;跨设备联动工具,则加强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协作。到了2020年,Windows 10还增加了更新暂停功能,赋予了用户更高的自主权,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控制系统更新。
然而,2021年Windows 11的发布,打破了Windows 10原有的发展轨迹。微软罕见地设定了TPM 2.0等硬件硬性要求,这一举措使得大量老设备被无情地拒之门外。从市场份额数据来看,当前Windows 11的市场份额仅为38.13%,而Windows 10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凸显。
对于微软的这一系列操作,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此举或许能够加速PC硬件的迭代更新。但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却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比如数据迁移的问题,用户需要将原有的数据安全地转移到新设备或新系统中;还有购置成本的问题,购买新设备无疑会增加用户的经济负担。一些批评者指出,微软的这种强制淘汰策略忽视了设备的可持续利用价值。特别是在教育、企业等场景中,仍然存在大量尚未达到报废年限的Windows 10设备。截至目前,微软官方并未对这些争议作出回应,只是强调“安全更新终止后风险自担”。
本文围绕微软敦促Windows 10用户升级至Windows 11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Windows 10终止技术支持的时间及影响,回顾其发展历程和创新功能,指出Windows 11硬件门槛高导致升级困境。同时分析了微软此举对行业和用户的影响,以及引发的争议,而微软未对争议作出回应。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