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25中央预算公开,透视我国预算管理新成果,2025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公开,回顾预算公开的发展历程

本文聚焦于2025年3月26日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这一事件,通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预算公开的总体推进情况,包括中央和地方预算公开的进展,以及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和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公开情况。

在2025年3月26日,中央部门预算集中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针对此事,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回应了记者的提问。

一、近年来我国预算公开总体推进情况

预算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更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对预算公开工作极为重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都明确将“规范透明”列为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

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国预算公开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财政部推动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构建起预算公开的基本制度。同时,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预算公开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其二,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进预算公开。秉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通过完善机制、压实责任、细化举措等方式,促使中央和地方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方式,增强预算公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获得性。其三,优化统计考核机制,强化指导督促。一方面,将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情况纳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科学设置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完善地方预算公开统计上报和评分机制,每年定期统计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公开情况,并将评分结果以适当方式通报有关地方,加大指导督促力度。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预算公开工作成效显著。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基本实现了“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近年来中央预算公开进展情况

近年来,财政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时公开经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政府预算。同时,积极组织和指导中央部门履行部门预算公开主体责任,做好预算公开工作,并搭建“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进行集中展示,方便公众查阅,提高了预算公开的可获得性。

中央政府预算公开方面:2009年,中央政府首次公开预算,包含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4张表。2010年,公开范围拓展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12张表。2018年,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也被纳入公开范围。2019年,新增公开42个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到2025年,公开分地区情况表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至48个。

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方面:2008年,选择科技部等11个部门开展部门预算内部公开试点,通过张贴、查阅等形式在单位内部公开部门预算。2010年,印发指导意见,要求中央部门落实预算公开主体责任,及时主动公开预算,当年有78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增加到96个,并首次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实现各部门集中在1天内公开。从2017年起,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公开的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三、近年来地方预算公开进展情况

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督促地方落实预算公开主体责任,认真做好预算工作,确保实现应公开尽公开。

省级政府预算公开方面: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将财政预算、决算信息列为政府主动公开信息。此后,各省级政府按照条例规定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目前,各省级政府预算均已主动公开。财政部在门户网站设立“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以地图链接的形式集中展示各省级预算公开平台或专栏。

省级部门预算公开方面:2008年,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规范省级部门预算公开,各省级财政部门也加大了组织指导力度。目前,各省均已向社会集中公开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

省以下预算公开方面:2014年,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推动省以下预决算公开。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预算公开机制,每年都会组织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预算和各部门预算。

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达到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超过99%。

四、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情况和主要内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预算公开工作意义重大。财政部依法依规做好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工作,并指导中央部门按规定做好中央部门预算公开。

中央政府预算公开方面:内容涵盖中央四本预算情况、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情况和有关说明。具体包括:一是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及其变动说明;二是中央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三是政府债务余额限额情况;四是48个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及其说明。

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方面: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具体包括:一是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等9张报表。二是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等情况进行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此外,为方便公众查找、理解和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还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便于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五、近年来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公开方面的情况

绩效目标公开是预算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预算公开易读性、强化公众监督的有力举措。2017年,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项目绩效目标,此后逐步加大公开力度,绩效目标公开数量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

本文围绕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事件,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年来预算公开的总体推进情况,包括中央和地方在不同层面的预算公开进展、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公开情况。我国预算公开工作在制度建设、范围拓展、深度细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还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公开,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409.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