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App自动续费悄悄“割韭菜”

本文聚焦当下手机App付费会员自动续费这一热点问题,通过多位消费者的实际遭遇揭示了该现象的普遍性与不合理性,同时介绍了相关法规要求及专家给出的维权建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手机App早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不少App若想使用其完整功能,就需要付费开通会员。随着付费会员制度的日益盛行,网络自动续费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公益性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有关“自动续费”的投诉数量惊人,竟达到了近20万条。

今年年初,来自江西吉安的李先生经历了一件让他颇为苦恼的事情。他在某视频平台偶然刷到一部精彩的短剧,被剧情深深吸引。为了能够继续观看,李先生按照页面的引导,支付了0.03元开通了会员试用服务。短剧看完后,他觉得没有继续使用该App的必要,便随手将其删除。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该App竟每月都按期扣除会员费用,就像一个无形的“吸血鬼”,悄悄吸走他的钱财。

警惕!App自动续费悄悄“割韭菜”

江西鹰潭市民陈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他在查看话费清单时,惊讶地发现自己被收取了好几个月的会员费。然而,陈先生仔细回想,自己根本就没有安装这些App,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猜测,可能是在使用其他App时,不小心触发了一些隐藏的订阅按钮。但让他气愤的是,当时并没有收到任何明确的提示,就像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里。陈先生联系相关App申请退款,得到的答复却让他大失所望。对方称这些费用已经产生,相关流程难以追溯,而且也无法确定陈先生是否接受了App的会员服务,所以不支持退款申请。

与陈先生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哈尔滨的张女士。前不久,张女士用0.88元在某音乐App办理了一个月的会员。可她在办理时并未发现自己同时默认了自动续费功能。等再次查看账单时,才发现又被扣除了会员费用,而自己却毫不知情。

警惕!App自动续费悄悄“割韭菜”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法研部主任杨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一个方面,消费者往往认为自己购买的只是单月的会员App。这是因为经营者在提供服务时,采用默认勾选的方式设置连续包月或者自动续费。而且在消费者被扣款时,没有显著提示消费者注意,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自己只是购买了单月付费的会员服务。第二类情况是,一些App在首期的会员服务上会给出一个较低且优惠的价格,比如9块9,有的甚至可以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但到了后期,就恢复了正常价格。而消费者却一直以为自己可以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持续享受会员服务。

警惕!App自动续费悄悄“割韭菜”

杨昀还提到,理想状态下,去年7月1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于经营者以自动续费的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已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在消费者购买自动续费服务时,经营者要明确地告知,并且以显著的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不能默认勾选。另外,在自动续费日到期之前,要提前告知消费者接下来将自动续费并扣款。

警惕!App自动续费悄悄“割韭菜”

专家表示,一旦消费者遇到自动续费纠纷,应该及时留存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围绕手机App付费会员自动续费问题展开,通过李先生、陈先生、张女士等消费者的实际案例,揭示了该问题的普遍存在以及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同时,引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法研部主任的观点,说明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法规要求。最后,专家提醒消费者遇到纠纷要留存证据并投诉维权。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782.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