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低渗强密封水泥浆在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项目首口井成功应用这一重要成果。阐述了氢能存储的现状及盐穴储氢井固井的难点,同时说明了该水泥浆体系的优势和现场施工的配合情况。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石油领域传来。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凭借自身强大的科研实力,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低渗强密封水泥浆。这种具有创新性的水泥浆在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项目的首口井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经过严格检测,该井的固井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9.24%。如此高的合格率,为氢气的安全存储打造了一道坚实无比的井筒密封屏障。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储氢井固井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我国能源发展的大格局中,氢能被视为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它清洁、高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当前氢能产业链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氢能存储问题。在众多储氢方式中,盐穴储氢因其具有大规模存储的潜力,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方式之一。但是,氢气作为自然界中最小的分子,其穿透能力极强。这就使得盐穴储氢井的固井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固井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对固井质量的要求也非常高。可以说,盐穴储氢井固井问题是制约建井工程顺利推进的瓶颈,同时也是保障储氢库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与常规油气井固井相比,盐穴储氢井具有井深浅、井眼尺寸大、地层低压易漏、井底温度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固井的难度。
面对浅井、低温、盐层等固井难点,以及强密封、长寿命的关键需求,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迎难而上。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研发出了低渗强密封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具有卓越的性能,对大尺寸井眼的密封能力较传统水泥石提升了70%以上。这一显著的提升,能够充分满足长期安全封存氢气的要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研究院与渤海钻探等单位密切配合,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正是这种紧密的合作,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固井任务。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低渗强密封水泥浆在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项目首口井的成功应用。分析了氢能存储现状及盐穴储氢井固井的难点,强调了该水泥浆体系在提升密封能力上的优势,以及多单位配合完成固井任务的情况。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储氢井固井空白,更为氢气安全存储提供了保障,对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