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涉嫌伪造公司印章一事展开,介绍了事件的调查经过、涉事团队销售情况,分析了该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及了济民健康的业绩状况以及公司后续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3月26日晚间,济民健康(603222.SH)对外发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公告。经公司调查发现,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公司在掌握相关情况后,迅速向公安局报案,目前公安局已正式立案侦查。
《华夏时报》记者就这起案件的相关问题,通过致电和致函的方式试图联系济民健康,但截至稿件发布时,尚未收到该公司的任何回复。对于此案是否会对公司2024年度年报的披露产生影响,济民健康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核查相关情况,具体的数据还未统计完成,后续公司会及时通过公告的形式向外界披露相关进展。
受此负面消息影响,截至3月27日收盘,济民健康股价呈现“一”字跌停的态势,报6.03元/股,跌幅达到了10%,公司总市值降至31.66亿元。
涉事团队两年销售额合计达1.17亿元
近期,济民健康陆续收到了部分经销商发来的律师函。这些律师函显示,除了与公司签署的《经销协议》外,经销商还持有与公司签订的《补充协议》。经销商依据《补充协议》要求公司履行退货退款义务,并支付货款资金占用补偿。公司在收到律师函后,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相关事项的调查工作。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公司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在2023年3月做出了严重违规的行为。他们私刻了公司及其子公司(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济民堂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印章,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冒用公司名义使用假章与经销商签署了《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约定,如果经销商在一定期限内(如3个月、6个月)没有实现产品销售,且产品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经销商有权将产品退回公司,同时公司需给予经销商所退回产品采购金额10%的资金占用补偿(一般为10%)。
济民健康在公告中明确指出,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的上述行为已经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公司在取得初步证据后,于2025年3月24日向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报案。2025年3月26日,公司收到了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出具的《立案告知书》,这表明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认为公司报称的“何清红等人伪造公司印章”一案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现已对该案正式立案侦查。
资料显示,何清红于2022年2月加入济民健康,担任副总裁职务,主要负责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及安全注射器国内市场的营销工作。公司的销售模式为先款后货,属于买断式销售,并且明确规定非货物质量问题概不退货。据济民健康年报显示,何清红2023年的税前报酬高达144.64万元,是该公司2023年唯一一位年薪超过百万的高管。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公司印章罪是明确的犯罪行为。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伪造公司及子公司印章,涉嫌此罪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的刑罚。
公告还指出,何清红团队在2023年和2024年实现的销售额约为1.17亿元。然而,目前公司对于这部分销售额中经销商的库存情况还不清楚。对于经销商尚未实现终端销售的库存,公司存在被起诉的风险,经销商可能会要求公司按照《补充协议》进行退货退款,并支付资金占用补偿。
业绩“两连亏”
济民健康方面表示,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常,上述事件并未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造成其他影响。
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济民健康可能会面临大量起诉的风险,需要承担退货退款及资金占用补偿等经济损失。这起事件不仅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还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对公司的股价和市值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公司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此事件会让济民健康的声誉受损,可能引发投资者信心动摇,导致股价出现波动。同时,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经销商的大量索赔,这将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此外,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漏洞被暴露出来,可能会引发监管机构的关注和调查。
针对公司后续的应对措施,济民健康方面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全力追偿公司的损失。同时,公司将尽快召开董事会,免除何清红的副总裁职务,并对其销售团队进行整合,以保证业务团队的正常运作。公司还将对何清红团队负责的业务进行全面排查和整顿,联系2023年和2024年的经销商客户,核实相关协议的签署情况以及目前的库存情况,共同商讨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此外,济民健康方面还表示,公司将与外部律师团队合作,组建专项小组,积极准备可能与之相关的诉讼,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同时,公司将加强员工的法治教育培训和合规教育培训,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介绍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和全员的合法合规意识以及业务水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公开资料显示,济民健康创立于1996年,并于2015年2月成功登陆A股市场。公司的业务涵盖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三大板块。其中,医疗器械是济民健康的核心业务板块,产品包括安全注射穿刺器械系列产品、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系列产品、体外诊断系列产品和血液透析浓缩液系列产品。
在业绩方面,自上市以来,济民健康在2023年首次出现亏损。2023年,济民健康实现营收8.95亿元,同比增长6.84%;但实现归属净利润 -6548.04万元,同比下降290.05%。其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注射器产品出口下滑,导致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减少,以及大额计提减值所致。
济民健康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 -1500万元到 -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 -6548.04万元相比将实现减亏。
针对2024年亏损的原因,济民健康方面解释称,一是因为台风灾害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南济民博鳌国际医院有限公司造成了直接财产损失约3000万元(未考虑扣减保险公司赔付金额)。虽然医院已为绝大部分受损资产购买了财产保险,但受灾及灾后重建导致医院的正常生产经营中断,这对医院2024年的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二是2024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约41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3.67%,研发投入增长幅度较大。公司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管线正按计划推进,面膜、精华露、眼霜等洁面护肤产品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完成并上市。
此外,2023年度,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应收邵品股权回购款及郓城新友谊医院借款计提减值准备5704.51万元,对收购鄂州二医院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2233.54万元,两项共计7938.05万元。2024年度,公司未发生上年大额减值计提事项,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将实现减亏。
本文围绕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涉嫌伪造公司印章一案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涉事团队销售情况,分析了该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包括法律风险、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等。同时阐述了济民健康业绩“两连亏”的状况及原因,最后说明了公司后续将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以降低事件影响并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