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深圳的多个精彩亮点,涵盖网友助力山西姥爷实现看到自己题写的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的梦想,外交部发言人点赞深圳图书馆北馆和深圳元素在最美地铁站设计中的呈现,以及介绍山海连城沿海骑行绿道·前海段和欢乐港湾的特色与魅力。
在深圳,正悄然发生着一系列温暖又精彩的故事。有这样一则动人的事件,一位网友称“10号线站名是我姥爷写的”。
原来,有网友打卡上传地铁站名照片,是在替没来过深圳的山西姥爷圆梦。
网友们积极打卡地铁10号线部分站名,图源来自@小红薯6172AD1F 、@呵呵哥HeHeGe 、@无言的秋。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近日,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一篇《求深圳地铁10号线照片》的帖子突然走红。发帖的是山西网友张女士,她在帖子中简单写道:“深圳地铁10号线的站名是我姥爷写的,但他从没去过深圳……想收集站名照片给他看看!”没想到,这条普通的网帖瞬间点燃了深圳网友的热情。
打卡地铁站名,传递温暖心意
“安排!马上拍!”“这就去10号线打卡!”短短几天,张女士帖子的评论区就被深圳网友上传的照片刷屏了。冬瓜岭、雅宝、雪象……网友们玩起了照片接龙,一张接一张,将深圳地铁10号线每个站名的隶书题字都清晰地展现出来。大家所拍摄的,不仅仅是站名,更是那一份“替姥爷圆梦”的温暖心意。
深圳网友们不仅热情高涨,还特别善于夸赞。“字体太漂亮了,路过都会停下脚步拍照留念”“看到这些字真的有点泛泪,有历史感又圆润饱满洒脱,感受到了老爷爷纯净的心” “好可爱!易读性很好又很有人文感,还有童趣”……深圳通官方号更是直接点赞:“姥爷是书法家!”
优秀书法作品入选地铁站名
那么,为什么深圳地铁10号线的站名会选用博主张女士姥爷的题字呢?
记者采访了解到,深圳地铁10号线于2020年8月开通。为了宣传和传承中国书法传统文化,深圳地铁在该线路开通前,曾向全国公开征集站名书写。1949年出生的王朝珠爷爷(即博主张女士的姥爷)投稿了自己的隶书作品。因其作品圆润、饱满、洒脱,还带有一种“温暖感”,被评选为优秀作品并最终被采用。于是,如今地铁10号线车站内的站名字样,成为了深圳人身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看到网友们上传的姥爷书法作品照片后,张女士十分激动。她留言表示,已经教姥爷下载了小红书,让老人家看到了网友们拍的照片和点赞。“姥爷超开心,谢谢家人们!”
深圳:陌生人善意的温暖之城
“陌生人的善意是深圳的日常。”一位网友这样跟帖评论。一条随手发出的求助帖,带出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温暖。“传统文化,在这里活得很年轻。”隶书站名与科技感车厢混搭在一起,毫无违和感。有网友评价道:“这字既有老茶馆的烟火气又有深圳的赛博感!”
“下一站,带姥爷来深圳!”“来了我当司机,带你和姥爷去海边!”在评论区,深圳网友纷纷向张女士和姥爷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姥爷能早日有机会来深圳,亲眼看看自己的作品。
对此,张女士表示已有后续来深计划:“一定会让姥爷亲自去坐坐10号线,到时候给大家汇报!感谢远在深圳的家人们!”
与此同时,深圳的文化地标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魔法图书馆”太震撼了
深圳图书馆北馆智能立体书库,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通讯员 李丹 摄。
深圳特区报消息,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X的个人账号上发布了一条16秒的视频。视频里,一座20多米高的立体书柜格外引人注目,一套全自动智慧分拣系统正快速运转。视频文案写道:“深圳这座‘魔法图书馆’太令人震撼了!它到底是‘太空电梯’,还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呢?”这条推文发出仅几个小时,便收获了破万次播放量和大量海外网友转发。
视频中展示的是深圳的文化地标建筑——深圳图书馆北馆的智能立体书库。这是国内首创的超深立体书库,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书库货架高度达21.55米,总体存书量多达400万册。站在智慧立体书库旁,记者看到接收指令的堆垛机迅速定位到目标架位,将装满书籍的书箱取出后又快速返回原点。有了全自动图书馆分拣系统和垂直调阅系统的赋能,馆内文献调阅响应时间仅需10分钟,真正实现了馆内文献调阅立等可取。
除了点赞深圳图书馆,毛宁近日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段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中,也出现了“深圳元素”。
记者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获悉,由该校师生参与的换乘通道门头视觉设计也在其中(广州地铁彩虹桥站)。
在广州地铁环线11号线彩虹桥站的换乘厅处,有4条极具创意的“体育城市祝福主题换乘通道门”。它是由深职大数字传媒学院教师姜文带领学生联动广州老字号国际知名品牌“双鱼体育”共同策划设计的。设计元素取自岭南文化和广州城市地标,以孟菲斯扁平插画风格巧妙地融入体育元素,营造出青春潮流的视觉张力。目前,这4道门已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向每位路过换乘的乘客,传递着“幸福、健康、富贵与好运”的祝愿。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公共艺术对城市人文氛围的塑造作用时,姜文表示,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中的“文化催化剂”,其价值远超越单纯的视觉美。它通过介入公共场域、激活人群互动、重构空间叙事,成为塑造城市人文氛围的核心媒介。
既能逛街看话剧 又可骑行观海景
市民“骑”乐无穷,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深圳特区报消息,“这条绿道,满足你对海边骑行的所有想象。”近日,全长4公里的“山海连城沿海骑行绿道·前海段”在社交网络走红,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从欢乐港湾出发,沿着骑行道,途经多个公园,市民可以尽情感受海景与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
随着周边公共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宝安欢乐港湾不仅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也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欢乐港湾,既能探店,也能看海,还能走进剧场看话剧。如今,这里还有了骑行绿道,真是太全面了。”家住宝安的市民林女士称赞不已。
自2021年开业起,融滨海、文化、旅游、娱乐、商业于一体的欢乐港湾就晋升为深圳西部“顶流”。它拥有国内首个全天景回转式大轿厢摩天轮、长达1公里滨海风光休闲带,共同构筑起深圳市首个湾区亲海体验式商业街区。2022年,欢乐港湾被评为中国文旅商综合体欢乐指数百强榜榜首。2024年,欢乐港湾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摩天轮脚下,“湾区之光”摩天轮的灯光秀美轮美奂,点亮浪漫夜空。庆典广场的《鲲鹏之梦》主题水秀表演采用3D投影,带领游客开启寻光之旅。欢乐港湾还利用多业态空间优势,打造“湾区国际戏剧生活节”“夏季造浪派对”计划、“繁星趣活节”“深圳·宝安咖啡节”等潮流生活体验类活动。
今年春节,欢乐港湾启动“超级新年”系列活动,广大市民游客簇拥打卡留念。假期共接待游客超65万人次,营业收入超3200万元,摩天轮接待登舱人数超55000人次。
欢乐港湾不仅是轻松休闲的文化场所,激烈的体育竞技也在此上演。2022第二届“宝安杯”女子象棋明星邀请赛中,棋手陈幸琳与党国蕾首轮交锋便在“湾区之光”的轿厢内举行。2024年12月,世界帆船对抗赛深圳·宝安总决赛暨世界湾区帆船赛在欢乐港湾及前海湾水域上演“速度与激情”,赛程10天,市民现场观赛超20万人次。
作为深圳城市新地标,欢乐港湾不仅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每到周末,市民们走进欢乐港湾,在西岸商业街区消费购物,再到摩天轮脚下打卡拍照,或是在绿道欣赏全海景骑行风光,也可以坐在海边静候一场晚霞,夜晚时走进剧院欣赏一出“好戏”。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商业文化的潮流与时尚,也体会到了阳光海景带来的公园“20分钟效应”。如此全面的商场,为市民生活带来了全新体验,也掀起了一种集休闲、娱乐、文化、社交于一体的新型生活方式。
本文围绕深圳展开,讲述了网友助力山西姥爷实现看到自己题写的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的梦想,体现了深圳市民的温暖与善意;外交部发言人点赞深圳图书馆北馆和深圳元素在最美地铁站设计中的呈现,展示了深圳的文化魅力;还介绍了山海连城沿海骑行绿道·前海段和欢乐港湾的特色,展现了深圳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生活和城市新风貌。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