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万华化学2024年业绩快报,分析其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及原因,介绍了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和行业格局变化。同时阐述了万华化学将2025年定位为“变革年”,以及在业务上的战略规划,尤其是电池材料业务这一“二次创业”的布局,还提及了相关市场竞争情况。
近日,化工领域备受关注的万华化学(600309.SH)公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这份报告显示出了喜忧参半的态势:全年营收首次突破了1800亿元大关,达到了1820.6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83%。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33亿元,同比下降了22.49%。
对于这样的业绩表现,万华化学方面给出了解释。在2024年,尽管公司主要产品的销量持续增加,但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三项费用也有所上升。此外,部分投资项目进行了计提减值或者报废处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净利润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将2025年定义为“变革年”。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万华在舒适圈待的时间太久了,如今行业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产品竞争力。”他还强调要深刻认识到电池材料业务是万华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布局,是万华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
增收不增利,业绩背后的隐忧
从业绩快报的详细数据来看,2024年万华化学的财务状况有增有减。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293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46.26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了6.73%。
分季度来看,营收和利润情况也各有不同。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1.61亿元、509.06亿元、505.37亿元、344.65亿元。可以明显看出,第四季度的营收数据相较前三季度下滑较为明显。在净利润方面,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为41.57亿元、40.17亿元、29.19亿元和19.4亿元,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利润同样呈现下滑态势。
万华化学作为我国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等多个板块。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公司主要产品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合MDI在2024年的均价分别为19037.45元/吨和17297.21元/吨,纯MDI同比下跌5.28%,聚合MDI同比上涨8.18%。在石化产品方面,丙烯、环氧丙烷、丙烯酸、环氧乙烷价格同比涨跌情况各不相同。总体而言,万华化学的主要产品全年景气度保持平稳。
再看原材料价格走势,2024年纯苯均价为8269.89元/吨,同比上涨了14.49%;5000大卡煤炭均价为787.94元/吨,同比下跌了10.26%;丙烷均价为5182.48元/吨,同比上涨了0.36%;丁烷均价为5190.36元/吨,同比上涨了0.66%。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24年MDI行业景气度下行。不过,中原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全球MDI产能增量有限,而需求端受益于下游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有望实现较快增长,这将推动MDI行业供需格局好转和景气的复苏。2025年以来,全球聚氨酯龙头陆续上调挂牌价,行业盈利有所提升。此外,万华化学乙烯一期项目以及在建的二期项目将使用部分乙烷进料,相比于原油路线,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线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公司石化业务盈利有望得到改善。
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廖增太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强调,万华必须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因此,万华化学把2025年的管理主题定义为“变革年”。
“二次创业”,电池材料业务成关键
在战略规划方面,廖增太表示:“新的一年,我们的战略要更加聚焦,打造极致的竞争优势。要加快MDI扩能提效,确保乙烯一期改造项目与二期建设项目如期投产,大力推进特种聚烯烃项目,加速精细化学品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
今年2月,市场上有消息传出,应巴斯夫和陶氏的请求,美国特设MDI公平贸易联盟提交了一份请愿书,针对从中国进口的MDI提出了新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申请,根据请愿人计算出的倾销幅度估计在305.81%至507.13%之间。一位接近万华化学的人士表示,万华化学直接对美国的MDI出口量占总产量比重不高,公司预计会对这一申请进行辩护,同时采取措施,比如通过其位于匈牙利的工厂实现对美出口。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提到,万华化学向美国出口MDI约占公司出口总量的26%,占公司MDI产能低于8%。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以来,MDI对美出口关税被提升至25%,万华化学凭借成本优势,2022年以来仍保持每年20万吨以上的对美出口。但受较高的关税和运费影响,对美出口价格低于国内和其他市场。2022 - 2024年,万华化学聚合MDI出口至北美的离岸人民币价格比公司出口均价分别低598元/吨、1349元/吨和1171元/吨;比国内内贸市场均价分别低1609元/吨、4502元/吨和5035元/吨。鉴于此,预计北美市场对万华化学整体利润贡献比例较低。
对于万华化学的未来发展,廖增太着重强调,要深刻认识到电池材料业务是万华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布局,是万华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记者就锂电池产业链的布局情况联系万华化学方面置评,对方未予回复。
2月24日,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在烟台海阳市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68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1850亩,主要建设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计划2026年6月投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2032年12月全部投产。廖增太表示,万华化学将电池材料作为再造一个“新万华”的千亿新业务进行精心培育。目前,集团已经打造了一支500余人的电池材料研发队伍,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创新成果。
此前,在2024年2月,万华化学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与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万华电池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铜化集团持有的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股权,交易金额1.16亿元。同月,万华化学斥资4.15亿元,通过万华电池受让铜化集团所持安纳达15.2%股权、六国化工5%股权,实现间接控股安纳达、间接参股六国化工。
尽管万华化学将锂电池材料视为第二增长曲线,但当前锂电池产业链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24年1 - 10月,中国锂电池新增规划项目(含签约、公告、开工)57个,较2023年减少40%,规划产能约545GWh,较2023年下降超60%。同时,根据高工锂电对80家主要锂电企业利润统计,产业链整体利润从2022年的2095亿元,下降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652亿元,预计2024年全年锂电产业利润有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同比下滑幅度或将达到50%。不过,万华化学布局的磷酸铁锂领域在2024年迎来增长。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比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4%。
本文详细分析了万华化学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业绩情况,指出科研投入增加、费用上升和项目减值等是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同时阐述了公司将2025年定位为“变革年”,在业务上有诸多战略规划。在海外市场面临反倾销申请,但影响预计有限。而电池材料业务作为“二次创业”的重点布局,虽面临锂电池产业链的激烈竞争,但磷酸铁锂领域的增长为其带来了一定机遇,万华化学未来发展充满挑战与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