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流坡坞镇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通过土地流转、新品种推广和智慧灌溉结合,让传统农业有了新活力,还构建了完整产业链,有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春天的脚步,大地复苏,农事也变得繁忙起来。在阳信县流坡坞镇,一场农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当地通过巧妙地将土地流转、新品种推广以及智慧灌溉进行有机结合,成功让传统农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走进阳信县流坡坞镇的百亩济紫麦一号样板田,一幅现代化农业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合作社负责人只需在遥控器上轻轻按动一下,沼液肥就会顺着管道,精准地流向田间的每一个角落。阳信县流坡坞镇中苟村宏达粮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韩三星向记者介绍道,如今春管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借助遥控器,就能精确控制灌溉量,和以往相比,节省了 60% 的人工成本。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投入。
阳信县流坡坞镇北董工作片党支部书记杨勇表示:“我们当下正在进行沼液肥灌溉。沼液肥可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它不仅能够为小麦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让小麦茁壮成长,同时还能对土壤结构进行改良,有效改善土地板结等问题,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环保又高效的施肥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早在去年 10 月,阳信流坡坞镇就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 120 亩耕地,并且引进了富含花青素和硒元素的“济紫麦一号”。这个品种的营养价值明显高于普通小麦,其市场收购价每斤也比普通小麦高出约 0.17 元。
韩三星还提到:“我们合作社运用了新技术、种植了新品种,目的就是提高粮食的产量,从而增加收入。后期,我们会与群众进行五五分红,这样就能实现村民与村集体双增收、双收益。”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让农民和集体都能从农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地政府更是积极作为,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企业 + 农户”的模式,构建了从种植、管理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了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该镇还配套建设了农产品检测中心和电商直播间,给特色农产品插上了“云翅膀”,让它们能够更便捷地走向市场。阳信县流坡坞镇党委副书记于倩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未来,我们还会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流坡坞镇落地生根。”
阳信县流坡坞镇在农业发展上的创新实践,通过土地流转、引入新品种、采用智慧灌溉等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构建了完整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加大,当地农业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