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认知:真菌也会引发龋齿,警惕!真菌可能是龋齿的幕后黑手

本文围绕日本东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展开,主要讲述了研究发现真菌中的念珠菌在厌氧环境下能利用糖产生酸且氟化物对其抑制效果差,揭示了真菌有引发龋齿的风险,提醒人们需研发新的龋齿预防方法。

一直以来,龋齿常常被认为是口腔内细菌分解糖,进而产生酸腐蚀牙齿所造成的。不过,日本的一项全新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认知。研究显示,真菌中的念珠菌如同其他导致龋齿的病原菌一样,在厌氧环境中也能够利用糖产生酸。更为关键的是,氟化物抑制念珠菌产生酸的效果相对较差,这一发现表明,真菌同样存在引发龋齿的风险。

在健康人的口腔和肠道内,其实也存在着念珠菌。在正常情况下,它并不会引发健康问题。然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念珠菌就有可能引发感染。念珠菌属于好氧菌,但是发生龋齿的牙垢内部氧气含量极少。目前,关于念珠菌在厌氧环境中的活动情况,尚未有充分的研究。

日本东北大学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表明,该校的研究团队把念珠菌属的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作为研究对象,仔细测定了它们在厌氧环境和好氧环境中的增殖情况、产生酸的情况,以及是否会受到氟化物的抑制。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念珠菌在厌氧环境下虽然不会增殖,但是会持续进行代谢并产生酸。这就意味着,即便在龋齿发展的口腔缺氧环境中,念珠菌依然有可能继续产生腐蚀牙齿的酸。而且,念珠菌产生酸的过程几乎不受氟化物的影响。

氟化物在预防龋齿方面被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强健牙齿,还可以抑制细菌产生酸。但是,这项研究显示,和导致龋齿的细菌相比,氟化物对念珠菌的影响微乎其微。

公报中提到,此项研究提示我们,真菌是龋齿的一种新风险因素。以往在预防龋齿时,都是以细菌为主要对象。鉴于此次研究结果,今后有必要研发能够兼顾包括真菌在内的口腔内微生物平衡的新预防方法。

本文介绍了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真菌中的念珠菌在厌氧环境下产酸且氟化物抑制效果差,揭示真菌为龋齿新风险因素,呼吁研发新的龋齿预防方法,以平衡口腔内微生物。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026.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30
下一篇 2025-03-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