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2024年年度报告展开,介绍了在煤炭价格波动致行业业绩普遍下行的背景下,兖矿能源通过成本管控和延链布局保持盈利。详细阐述了其核心产业的增长情况、降本增效的措施,还提及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
在2024年,煤炭行业受到煤炭价格波动的显著影响,整体业绩呈现出普遍下行的态势。不过,像兖矿能源这样的头部企业,凭借着出色的成本管控策略以及延链布局,依然持续稳固地实现盈利。
3月28日晚间,动力煤龙头企业兖矿能源(600188)正式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从报告数据来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1.2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7.29%;归母净利润达到144.25亿元,同比下降28.39%。尽管营收和利润有所下降,但经营业绩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发布了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5.4元(含税)。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兖矿能源拟派发年度末期股息0.54元/股(含税),再加上中期分红的0.23元/股(含税),全年累计分红达到0.77元/股(含税),分红总额高达77.31亿元,其股息率在行业中保持着前列位置。
核心产业持续增长
年报清晰地显示,2024年兖矿能源的五大产业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其中,矿业与化工这两大核心产业协同发力,在产量和效益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煤炭板块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年商品煤产量达到1.42亿吨,相较于上一年增加了1039万吨,超额完成了年度产量计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陕蒙基地在产量、营收和利润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成为了公司贡献最大的核心增长极。
一批增量项目也在这一年落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万福煤矿正式投产运营,新增了180万吨优质焦煤产能;新疆五彩湾露天矿一期1000万吨项目正在全速推进;内蒙古霍林河一号煤矿、刘三圪旦煤矿矿区规划分别调增至700万吨/年、1000万吨/年;嘎鲁图煤矿完成了勘探工作,曹四夭钼矿完成了用地等前期审批。
与此同时,高端化工产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改善。2024年,兖矿能源化工生产单位实现了满产达产,化工品产量达到870万吨,同比增盈15亿元。这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的降幅远远低于成本的降幅,从而带动了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此外,该公司的其他产业同样各有亮点。在报告期内,兖矿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建成了“绿色、高端、智能、零碳”智慧制造园区,首批6家合资企业全面投产;收购运营德国沙尔夫公司,在欧洲高端装备制造中心搭建起了生产研发平台和招才引智基地。智慧物流产业通过并购头部物流企业物泊科技,实现了“实体物流 + 数智平台”的融合运行。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推进了内蒙古区域的合资合作,积极开展“外电入鲁”通道项目论证。
降本增效抵御行业下行
释放优势产能,严格控制企业成本,是兖矿能源应对煤炭价格中枢下降、保证盈利空间的关键核心举措。在报告期内,兖矿能源吨煤销售成本同比下降了3.4%,降至337.57元。化工单位成本也得到了显著优化,主要化工产品甲醇单位销售成本同比降低13.9%,醋酸单位销售成本同比降低4.6%。
同时,兖矿能源通过多种举措积极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在报告期内,该公司开展了低息置换高息业务,优化了债务周期,增发H股募集资金45亿元。通过综合施策,推动资产负债率降至63%,平均融资利率降至2.98%,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主要国家正重新审视能源安全和国际能源合作。业内预计,2025年煤炭市场将延续供应宽松的格局,价格中枢会有限下行,但全年均价仍处在中长周期较好的盈利区间。化工品市场价格中枢总体保持稳定,高端化工品价格支撑力较强。
兖矿能源表示,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释放优势产能、控制企业成本仍将是公司发展的主线。公司明确了增量扩能的发展目标,即2025年计划商品煤产量达到1.55亿 - 1.6亿吨,化工品产量达到860万 - 900万吨。公司将分区域、分批次加快落实控股股东西北、内蒙古区域优质资产注入;积极融入陕蒙、新疆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发展规划,努力获取“核心产区”优质煤炭资源。此外,面向国际市场,重点关注焦煤、有色金属资产并购机会。
在降本增效方面,兖矿能源表示,2025年将力争吨煤成本再降3%,扣除非经营性投资影响,力争资产负债率压降至60%以下。此外,力争可控费用降低5%,综合融资成本压降6%,财务费用减少3亿元,采购成本降低2.2亿元以上。
本文介绍了兖矿能源2024年年度报告情况,虽受煤炭价格波动行业业绩普降,但该公司通过核心产业增长和降本增效保持盈利。2025年公司明确增量扩能目标,持续注重降本增效,有望在行业中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