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化解“内卷”难题,汽车产业迎新机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破局“内卷”,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展开,详细阐述了当前汽车产业“内卷式”竞争的现状,包括部委指出的行业乱象、企业面临的国内外挑战等,同时介绍了政府部门、车企高层等针对破局“内卷”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以及企业通过创新破局的思考和实践。

3月28日至3月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盛大召开。在高层论坛上,来自政府、汽车、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整治汽车产业“内卷式”竞争、避免同质化现象,以谋求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如何破局“内卷”这一关键问题,部委层面直接直击产业链供应链、需求不足、同质化竞争等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当前汽车行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部分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来抢占市场份额,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无序竞争不仅在短期内导致行业利润下降,从长远来看,还会对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削弱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整治汽车行业的无序竞争乱象。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认为,过去一年,汽车行业虽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严重冲击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他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四个转变,即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加强底层技术创新、推动多产业融合、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车企高层则从技术竞争与市场进化的双重逻辑出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智驾能力被视为未来竞争的“入场券”,全球化布局与市场驱动论形成战略呼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渐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变,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替代短期营销噱头,通过创新来破局,寻求“共生共赢”,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聚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化解“内卷”难题,汽车产业迎新机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破局“内卷”,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IC photo

近年来,“内卷式”竞争成为多个重要会议上的热词。从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2025年3月全国两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在此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再次强调,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惜牺牲利润,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也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

辛国斌指出,尽管汽车行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形势的变化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而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严重,相关支撑保障体系也有待完善。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也指出,充电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同质化和低价内卷的现象。

汽车产业如何破局“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共同探讨的焦点话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不仅指出了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更传递了以创新突围、协同共生的强烈信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促进行业自律、做好舆论引导、严格市场监管、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和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规范招商引资。同时,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 - 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另一方面优化出资人政策供给,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他强调,要稳步推进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推动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支持中央汽车企业高质量 “走出去”,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企业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搞内卷式竞争,不卷价格、拼品质,共同构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汽车产业生态。

为解决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难题,辛国斌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四个转变:一是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二是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三是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四是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

企业在论坛期间也对破局“内卷式”竞争进行了深入思考,一致认为创新是关键。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电动化、智能化、AI的浪潮正将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推向深水区。奇瑞将从过去的整车出口,逐步走向海外研发、海外制造,真正融入全球大环境,与全球同行进行深度融合协同。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高锐认为,没有智驾能力就没有参与未来竞争的“入场券”。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汽车行业要坚持技术创新、营销守正,为消费者负责,拒绝夸大式宣传、拒绝透支性营销。企业要比技术、拼产品,而不是搞各种拉踩;要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打击造谣、抹黑现象。

纳芯微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升杨认为,要停止“内卷”,最重要的是进行差异化创新,尤其在芯片领域要避免产品的高度同质化竞争。未来要发挥更贴近中国市场、贴近中国客户的优势,开发一些差异化、自定义、创新性的产品。

跨国车企同样关注“内卷式”竞争整治,希望通过本土化战略,与中国新能源产业转型形成同频共振。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汽车产业链实现盈利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特征。过去十年,中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扩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行业逐渐成熟,下一阶段行业增长应侧重市场驱动,消费者偏好、良性竞争以及技术突破将决定未来发展方向。

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认为,健康的行业环境应基于三个关键追求之上:一是追求互利合作,摒弃零和竞争;二是追求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三是共同努力探索新的、最佳解决方案。奥迪在中国的承诺不仅是短期增长,而是专注于建设一个强大、可持续且有助于长期发展的业务,推动整个汽车行业进步。

本文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分析了汽车产业“内卷式”竞争的现状及危害,介绍了政府部门为破局“内卷”提出的整治措施和引导方向,同时展示了车企高层和企业代表对破局“内卷”的思考与实践,强调了创新、品质和协同发展对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354.html

(0)
逸玥逸玥
上一篇 2025-03-30
下一篇 2025-03-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