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最新发布的基金年报展开,详细阐述了年报中提及的信心、周期、公司治理三个新主题词,分析了他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对科技领域的看法、对信心恢复的观点,还介绍了其持仓的变化情况,包括新潜力股的出现和部分个股的减持等。
在张坤最新发布的基金年报中,罕见地出现了信心、周期、公司治理这三个“新”主题词,这无疑让这份年报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在这份意义非凡的最新年报里,张坤首先将关注点投向了经济周期。他用大量篇幅深入总结了去年房地产销售情况以及政策逐步改善的进程。他把这一年和2021年初同样归结为“市场先生”的极端叙事模式。在过去几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从2021年的18.19万亿元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9.68万亿元,降幅高达46.8%。这一变化不仅部分影响了经济增长,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去杠杆效应。市场线性外推困难持续显现,30年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初的2.8%附近下行至年底的1.9%附近,股票市场开始青睐类似债券的资产,陆股通资金更是出现了开通以来的第一次年度净流出。这与2021年时市场对经济的极其乐观预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张坤认为,市场先生在这两次表现中都体现出了相当的非理性。人类大脑天然对两分法有着特殊的青睐,这使得市场参与者更容易接受极端化的叙事模式,在“非常好”或者“非常差”之间摇摆不定。但实际上,这两种极端情况很少发生,在“非常好”和“非常差”之间还存在着众多的可能性。
同时,张坤也提及了中国大模型的进展,并做出了积极的判断。他欣喜地看到,在科技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方面,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和头部互联网企业最近推出的大模型都获得了广泛好评,正在逐渐追近与世界领先企业的距离。有趣的是,这些企业并非人工智能浪潮之初市场最看好的企业,而且也无法确定它们一定能在这场竞争中笑到最后。不过,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此。正如吴敬琏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所写,“推动中国经济崛起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扩展使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权得到了发挥空间,这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的自由选择权的扩大,为劳动、资本与技术的有效组合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张坤坚信,凭借中国优秀人才的勤劳与智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科技企业最终会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关于信心方面,张坤表示,不论是企业的信心、老百姓的信心,还是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心,这些信心的恢复很可能是共振的。中国优秀上市公司拥有扎实的基本面和极具吸引力的估值,早晚有一天会被市场所察觉。他还提到,所有的经济体和企业最终都会面临增长的放缓,然而,通过效率提升的增长方式相比资本密集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更高,持续性也更强。对于企业来说,竞争格局通常会更加稳定,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比例也有望得到改善。从终极意义上讲,企业的买家是自己,当估值便宜时,上市公司应该具备买下自己全部流通股的能力。当然,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回报过高,由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股价最终会上涨,导致回报下降。在过去几年,不少中国优质上市公司在股东回报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市场很可能低估了这对投资者回报的长期效应。而且,他认为,公司治理的差距会越来越显著地反映在估值差异上。市场先生每天都会热情地提供新的报价,理性投资者不应受其影响,不管企业是上市还是非上市,选择企业和看待价格的标准应是统一的,自由现金流是投资者回报的唯一可靠来源。
从持仓情况来看,张坤的投资布局已经“提前”展现出积极的态势。他的组合“腰部持仓”已经开始吸纳新的“潜力股”,这无疑是他乐观结论的又一体现。以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基金为例,算得上“腰部持仓”的仅有4只股票,后续个股在2024年年末对净值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中,新秀丽一股未动,山西汾酒、巨子生物略有增减,京东健康成为一只值得“潜力”关注的股票,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基金在2024年下半年买入,截至年末占组合0.2%的仓位。
再看易方达蓝筹基金,新纳入的顺丰控股成为了“新欢”。顺丰控股是典型的经济同步概念股,张坤将其纳入持仓,显然表达了他对经济的某种看法,而这一看法与他之前的大段论述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易方达蓝筹基金在去年下半年显著减持了迈瑞医疗和港交所。尤其是港交所,这只个股长期是张坤的重仓股,自2019年一季度以来,一直被易方达蓝筹基金重仓持有。但在2024年下半年,它退出了重仓股名单。数据显示,下半年易方达蓝筹对港交所大幅减持,该股退至易方达蓝筹基金的第15位持仓,相对2024年年中,下半年减持了这只个股9成以上的仓位。而这只股票在2025年以来,随着港股的强势,也有了不小的涨幅。除非张坤快速加回仓位,否则这部分涨幅就与他无关了。
那么,张坤是否有快速买回的可能性呢?答案是有可能的。易方达优质精选2024年上半年曾经“清仓”京东,但是从2024年年报来看,京东集团已经又成为该基金第13大持股,持股比例3.23%。
本文通过对张坤最新基金年报的分析,展现了他对经济周期、科技发展和市场信心等多方面的看法。他认为市场存在非理性的极端叙事,而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较大潜力,各类信心的恢复可能形成共振。在持仓上,他既有新的“潜力股”布局,也有对部分个股的减持操作,且其持仓调整反映了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整体来看,张坤的投资理念和布局值得投资者关注和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