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3月29日开平市大沙镇举办的“侨都茶香·魅力大沙”2025年春茶开采暨茶文旅融合优游线路推介会的相关情况,介绍了大沙镇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成果,以及此次活动在农文旅融合方面的举措和亮点。
3月29日,一场极具特色的活动——“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开平系列活动“侨都茶香·魅力大沙”开平市大沙镇2025年春茶开采暨茶文旅融合优游线路推介会,在大沙里·欢茶谷盛大举行。此次活动以茶为重要媒介,旨在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活力。活动现场设置了春茶开采仪式、新茶品种发布、文旅线路推介、短视频大赛颁奖等多个精彩环节,生动且全面地展现了大沙镇以茶产业为引领,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大沙镇的春茶有着独特的魅力。通常在3月中下旬,大沙春茶就会进入采摘期。首批明前茶更是以“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的特点著称,民间素有“春茶贵如油”“一两春茶一两金”的美誉,足见其珍贵。大沙镇作为开平市的主要产茶区,茶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这里拥有3.5万亩生态茶园,28家涉茶企业以及12个专业合作社。在202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就已经超过2亿元。近年来,大沙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的发展思路,将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支柱产业来重点打造。通过全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大沙镇成功创立并打响了“大沙里”“天露仙源”“大沙红”“岗坪茶”等多个知名高端茶叶品牌。大沙茶更是连续多年获得“广东十大好春茶”和“广东十大茗茶”的称号,还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6月,开平市以大沙镇为核心成功创建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使得大沙茶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为了打造大沙茶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大沙镇积极与外界合作。先后与中国茶科所、广东茶科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全镇共有6家茶企先后获得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同时,大沙镇并不满足于现状,坚持推陈出新,不断培育新品种,引导产业从“引种模仿”转向“品种原创”,大大提高了大沙茶的核心竞争力。在此次活动当天,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茶品种“粤茗10号”“粤茗12号”正式发布,这无疑是大沙镇茶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在推介会上,大沙镇通过精彩的视频向现场嘉宾推介了“茶文旅融合优游线路”。该路线巧妙地将天露山茶园观光、孔雀湖湿地探秘、非遗制茶研学、红色旅游等资源有机串联起来,打造出了一条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近年来,大沙镇深入实施“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工程。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形成了“抓党建,促生产,富群众,强基层”的良性循环。这一举措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实现了强党建、促发展的“双赢”目标。在此次活动中,还向大沙镇“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品牌典型人物,以及大沙镇“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品牌实践基地进行了颁奖。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大沙里杯”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与江门市电影电视协会创作工坊揭牌仪式。该赛事于去年11月启动,共征集作品超千件。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周文萍表示:“视频是展现大沙独特韵味的最佳载体之一。”创作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集聚影视人才资源,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记录大沙的美丽风光,以影像力量赋能大沙生态文旅资源。
开平市大沙镇举办的春茶开采暨茶文旅融合优游线路推介会,展现了大沙镇茶产业的发展成果,包括茶园规模、品牌建设、品种创新等方面,同时阐述了茶文旅融合的线路以及党建工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有短视频大赛和创作工坊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了大沙镇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