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月末,NBA赛场激战正酣,除了球员间的MVP争夺、球队间的排名竞争外,摆烂大战格外引人注目。七支球队为乐透抽签顺位缠斗,这引发了对联盟是否应遏制摆烂的讨论。文章还提出了五种限制摆烂的方案。
三月末的NBA赛场,各支球队都在为了不同的目标奋力拼搏。约基奇和亚历山大之间的MVP争夺战堪称史诗级,双方你来我往,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在西部,有三支球队为了避开残酷的附加赛,争夺常规赛第六名的位置,他们之间的竞争可谓是刺刀见红,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火药味。与此同时,还有三支球队在为了最后两张附加赛门票而殊死一搏,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如何。
然而,在这众多激烈的竞争中,一场轰轰烈烈的摆烂大战却更具戏剧张力,而且这场冲向谷底的竞赛比往年更加精彩。目前,有七支球队正在为下个月乐透抽签的顺位展开激烈的缠斗。76人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保住前6顺位保护的首轮签,因为一旦失去这个签位,就将归属雷霆队。而篮网队在赛季初就志在摆烂,如今他们的战绩在联盟中排名第六差,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场摆烂大战。爵士队和奇才队之间更是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摆烂对决,其惨烈程度就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让人瞠目结舌。如果不是这场摆烂大战透着几分悲凉,真的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场滑稽的闹剧,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如今,联盟中近四分之一的球队都在为输球而战,这一现象引起了某位球队高管的公开质疑,他提出联盟是否应该再次出手遏制摆烂,以及能否让那些无缘季后赛的球队在赛季末段依然保持求胜欲。
对于这一情况,联盟办公室目前还在观望之中。他们上一次的改革调整了乐透抽签概率,一方面降低了垫底球队抽中状元签的几率,另一方面将前四顺位都纳入了抽签范围。然而,今年是拥有库珀 - 弗拉格等超新星的选秀大年,摆烂所带来的诱惑力实在是难以抵挡。
NBA总裁亚当 - 萧华在上周的理事会议上坦言:“赛季末段的激励机制确实会因选秀质量产生变化,特别是当这届选秀不仅状元热门出众,前几顺位都天赋异禀时。摆烂确实是球队重建的合理途径。不过,我并非在此宣布新的乐透抽签改革方案,目前我们尚无定论。明天竞赛委员会将就此展开讨论,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个联盟兜售的核心商品,终究是竞技体育本身。”即便萧华目前还没有想出良策,我们还是提出了联盟可以尝试的其他五种方案来限制摆烂:
1、将乐透抽签范围扩大至前八顺位
既然前四顺位抽签的效果不错,那么不妨试试将范围扩大至前八。NBA可以让乐透抽签决定选秀大会的前八顺位,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前四。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平衡中签概率。目前,战绩最差的八支球队合计拥有87.5%的状元签概率,其中垫底的两队各有14%的概率。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压缩这个梯度呢?假设前四球队各占10%概率,而倒数前八名开外的球队中签率获得提升。在此方案下,联盟倒数第一的球队最差也能保住第九顺位(现行规则下可能跌至第五)。
那么,这能否成为弱队在二月至四月认真比赛的动力呢?至少能让赢球不再被视为坏事。这套机制的核心目标,就是激励弱队在赛季末段保持竞争欲望,而因此受到的潜在惩罚越小越好。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现有制度下战绩最差的三支球队仍有86%的概率无缘状元签、72.6%的概率错失前两顺位,这都不足以阻止摆烂,那这个新方案可能也收效有限。
2、彻底废除加权抽签制度
让我们回到1985年的选秀狂欢时代!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主队仅以一场之差无缘附加赛,或是作为七号种子在附加赛中惨遭淘汰,现在却和联盟垫底的球队拥有同等概率抽中状元签,那会是怎样的场景?所有非季后赛球队将获得相同的中签几率,这必将引发彻底的混乱局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乐透抽签的收视率,以往只有少数球队关心结果,如今可有14支球队屏息以待。
严肃地说,这将是遏制摆烂的高效手段。就连2023年独行侠那样的球队也无法再通过赛季中段调整策略,利用首轮签保护条款来钻空子。选择将变得非黑即白:球队要么冲击季后赛,要么彻底放弃。球队虽仍可设置选秀权保护条款,但一旦确定无缘季后赛,除了等待抽签结果别无他法,故意输球将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这种方案也存在弊端。部分弱队可能因此长期无法获得顶尖质量的新秀来拯救球队,不过聪明的管理层自会调整建队策略以适应新规则。更何况,让一支差点打进季后赛的球队幸运抽中高顺位签未必是坏事。强队有机会补充潜力新星不仅能增添比赛观赏性,更能开辟争夺总冠军的新路径。说不定还会促使更多季后赛边缘球队努力争胜,毕竟即便出局,他们仍保有抽签翻盘的希望,这些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正是乐趣所在。会有球队在季后赛门槛前主动放弃、转而赌抽签运气吗?或许吧。但想想他们会遭受怎样的舆论唾弃,仅仅为了7.1%的状元签概率就放弃季后赛,公开的舆论羞辱始终是遏制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
3、乐透抽签概率基于球队多年战绩,而非仅参考当前赛季
NBA不妨向WNBA取经,后者球队的中签概率由最近两个赛季的综合战绩决定,而非仅取决于当前赛季的表现。这种机制将彻底改变“摆烂一年”的代价考量,特别是对那些刚打进季后赛或并非彻底鱼腩的球队而言。当164场比赛(而非仅仅82场)决定抽签概率时,每年三、四月份故意输光所有比赛的必要性自然大幅降低。
当然,仍有球队可能选择长达多年的摆烂策略。爵士队显然已践行这套方案多时。但如此一来,管理层就必须将“彻底摆烂”进行到底,并非所有球队老板或高管都愿意连续多个赛季放弃比赛。牺牲一个赛季换取14%的状元签概率或52%的前四顺位机会,尚可理解,毕竟向球迷兜售牺牲一年的回报还算可行。但连续两年,甚至为冲击高顺位签而摆烂三年,这就过分了。球迷终将兴趣寡淡,门票销售必然受挫,即便最坚定的“摆烂指挥官”也会丧失摆烂意愿。
以本赛季为例,开拓者仍能保有第五高的状元签概率,而无需为目前32胜的尴尬战绩感到懊恼。或许联盟还可调整规则:允许季后赛球队参与抽签,这将为活塞这类球队创造良性激励。他们本赛季战绩回升,但自上赛季以来的累计战绩仍并列联盟第七差,这样的改革或许值得尝试。
4、战绩最差的两支球队只能获得第四和第五顺位
仔细想想,如果联盟的目标是激励球队放弃彻底摆烂,认真对待三、四月份的比赛,那么确保战绩最差球队无法获得最高的中签概率便是有效手段。若现行规则如此,奇才队和爵士队此刻必定疯狂争胜,以免被卡在第四或第五顺位。他们将拼命追赶已获18胜的黄蜂队,而黄蜂队也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种机制虽显另类,但通过设立“成为垫底球队将遭受重罚”的强力威慑,能迫使球队更注重战略规划与赢球文化。同时这会让赛季末的比赛变得精彩,因为排名垫底球队的激励机制已被彻底重构。或许未来我们会看到,当各队深知必须组建足够有竞争力的阵容来适应新规时,联盟底层球队的整体水平将逐年提升。
5、直接废除选秀制度
我们讨论了诸多完善选秀与乐透抽签的方案,那么如果NBA直接废除选秀制度呢?没有选秀权可争,摆烂自然失去意义。这无疑是激进之举,却可能是联盟破局的关键。废除选秀后,每支球队可在休赛期获得定额的“新秀签约资金”,自主决定如何构建新秀阵容。这将把选择权交还球员手中:今年若实施此政策,弗拉格会选择加盟家乡球队凯尔特人(在争冠阵容中争取上场时间),还是签约黄蜂队成为重建核心?球队又该如何分配资金:押注心仪度排名第10的新秀,还是分散投资多个潜力股?
新制度将迫使球队提升竞争力,不仅因为摆烂失去意义,更需要将自己打造成对新秀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顶尖高中球员向来不愿加入鱼腩球队,NBA又何尝不是如此?该体系还可进一步优化:允许球队交易签约资金额度;限制单赛季签约人数;甚至完全不加限制。这也将彻底改变交易逻辑,当选秀权不再是交易筹码,球队必须重新评估球员价值。明星球员的交易频率会降低吗?毕竟缺乏乐透签作为重建筹码将压缩球队的操作空间。这将开创球员招募的全新模式,观察球队与球员如何应对会极为有趣。本质上,NBA将因此新增第二个自由球员市场窗口,进一步扩大休赛期在整个赛季中的影响力。
文章围绕三月末NBA赛场的摆烂现象展开,介绍了多支球队为乐透抽签顺位摆烂的情况,指出联盟此前改革效果有限。同时提出了五种限制摆烂的方案,包括扩大乐透抽签范围、废除加权抽签制度、按多年战绩确定抽签概率、限制垫底球队顺位和废除选秀制度,旨在激励球队积极比赛,提升联盟竞技水平和观赏性。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