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全国碳排放配额(CEA)的价格情况,介绍了4月1日的成交数据以及近期价格走势,分析了CCER价格高于CEA价格的原因,并探讨了二者之间复杂的价格关系。
在4月1日这一天,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有了新的动态。当日,CCER成交量为9吨,成交额达到了900.90元,经过计算,成交均价为100.10元/吨。与此同时,全国碳排放配额(CEA)行情也备受关注,开盘价为86.25元/吨,收盘价则为85.51元/吨。
近日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CCER价格高于CEA价格。而且,据市场预期,这种价格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
早在3月29日,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25年4月复旦碳价指数结果。从指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CEA价格指数呈现出下跌的趋势,而CCER价格指数却有所上涨。该研究中心还做出了预测,2025年4月CEA的中间价为87.05元/吨,而CCER的中间价为90.50元/吨,二者预期价格差距为3.45元/吨。
回顾过往,在2024年1月22日CCER市场重启的那一天,CCER的平均价格是63.5元/吨,当时稍低于CEA当天70.67元/吨的价格。但如今,CCER与CEA的价格开始出现了分化和倒挂的情况。
通常而言,CCER价格是锚定CEA的,并且会适当低于CEA的价格。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让强制控排企业有动力去购买CCER,从而用于抵消配额的清缴。
图/IC
那么,CCER市场和CEA市场为何会出现倒挂这种现象呢?这其实是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整、绿色溢价、金融属性增强以及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供需关系方面。CCER目前仍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CCER市场在2017年暂停之后,存量CCER不断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十分稀缺。虽然市场重启后有新项目入市,但是在短期内,供应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CEA市场参与主体是固定的,目前主要覆盖电力行业,即便扩容到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后,预计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不过其市场交易活跃度受履约周期影响较大,在非履约期交易需求较低。
其次,CCER市场的活力表现强劲。根据相关规定,全国重点排放单位、地方重点排放单位、项目业主,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且自愿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开户,并参与到CCER市场。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CCER的市场需求和流动性。
最后,绿色溢价与市场认可度也是重要原因。CCER市场重启后,市场对其未来供应和政策稳定性的预期较为乐观。CCER项目涵盖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高附加值领域,其减排量的环境效益逐渐被市场认可并定价。像海上风电、林业碳汇等高质量的CCER项目,因其稀缺性和生态价值,吸引了市场资金的追捧。另外,CCER作为国际认可的自愿减排工具,具有应对欧盟碳关税(CBAM)等国际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功能,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价值。
那么,CCER终归还是要锚定CEA价格吗?实际上,CCER与CEA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CCER价格并不完全锚定CEA价格。从短期来看,CCER价格仍将保持一定的独立性。CEA主市场要求稳定,其功能主要是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而当前CCER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并且市场参与者对其稀缺性和绿色溢价的预期依然强烈,所以CCER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但从长期来看,CCER价格可能会逐步回归与CEA价格的合理关系。随着CCER市场的不断发展,项目开发的增加以及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CCER的供应将逐渐增加,供需关系将趋于平衡。此外,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稳定也将有助于CCER价格的合理回归。
本文通过对4月1日CCER和CEA的成交数据以及近期价格走势的介绍,深入分析了CCER价格高于CEA价格的多方面原因,包括供需关系、市场活力、绿色溢价等。同时探讨了二者价格关系,指出短期内CCER价格保持独立,长期可能回归合理关系。这反映了碳市场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对相关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