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突破,却难掩防治重重挑战,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经济与诊疗挑战待解

卫材的仑卡奈单抗和礼来的多奈单抗两款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相继在华上市的情况,阐述了这两款药的研发意义、作用机制,也分析了药物使用面临的费用问题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两款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先后登场,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光,为饱受阿尔茨海默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去年,卫材的仑卡奈单抗在华成功上市,紧接着,今年3月29日,礼来的多奈单抗也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这两款药物的目标群体均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自被发现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众多,一直以来都是各大药企研发投资的重点领域。然而,在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后,全球药企在攻克这一难题上取得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卫材和礼来的研发成果,无疑给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一丝曙光。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突破,却难掩防治重重挑战,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经济与诊疗挑战待解

从0到1的艰难跨越

在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上市之前,人类深受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病因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这些淀粉样蛋白会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引发记忆障碍、失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医学界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已有一百多年,但对该疾病的认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疗手段也十分有限。这不仅困扰着该领域的医生,也让患者苦不堪言。即便医生确诊患者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往往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药物。传统药物大多只能缓解疾病症状,例如在短期内改善一些功能。

全球各大药企为了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前赴后继,累计投资超过6000亿美元,但此前创新药物的研发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教授向第一财经表示:“仑卡奈单抗是从0到1的突破,它打破了这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我们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面临的困境。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但使用这类疾病修饰类药物,可以延缓整个疾病的进展。它引领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从对症治疗迈向对因治疗。”刘军教授还提到,已经在国内外临床应用超过1年的仑卡奈单抗拥有3000多名中国患者的真实数据。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在18个月初始治疗以后,它可以延缓整个疾病进展大概3年左右,甚至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效果远远不止3年,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脑出血(ARIA)症状均为轻度或无症状。

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的研发及相继上市,确立了淀粉样蛋白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发生和发展重要机制的主流学说。这两款药物均为针对淀粉样蛋白清除的靶向药物,但从作用机制来看,它们对于淀粉样蛋白清除的靶点有所不同。淀粉样蛋白的形成过程是从单体到寡聚体,再形成原纤维,最后形成淀粉样斑块。仑卡奈单抗主要针对可溶性寡聚体和原纤维进行清除,就像是在阻止“坏蛋白”聚集形成斑块的“早期防线”;而多奈单抗则主要针对最后环节,类似于清除已经形成的“顽固斑块”。

刘军教授表示:“仑卡奈单抗针对的可能是更早的致病因素,是一款可以阻止aβ斑块形成的靶向药。多奈单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可以停药的,这可能是因为它是针对淀粉样蛋白斑块进行清除,斑块清除后,其主要目的就达到了。但停药后,疾病是否还会进展、复发,是否需要继续使用多奈单抗,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临床应用来进一步明确。”不过,刘军教授也强调:“阿尔茨海默病是进展性慢病,其防治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类似,我们在进行一级二级预防时,希望控制致病因素,建议长期治疗与疾病管理,以控制复发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突破,却难掩防治重重挑战,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经济与诊疗挑战待解

“非常多的挑战”

卫材与礼来的这两款药物,年均使用费用约为20万人民币。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如需要专人长期照料、频繁就医等,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包括药物费用、检查费用以及各种护理费用等。个人需要在疗效和家庭开支负担之间进行平衡,医疗卫生体系也需要谨慎考量整体经济开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联合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81家中心,对201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人均年花费、总费用进行了调查。这项历时5个月、纳入3046名受试者的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人均年花费为19144.36美元(以2015年汇率计,约12万元)。刘军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用在当下,利在今后。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在一年花20万进行干预,可以延缓整个疾病进展大概3年左右,这将为今后节约远远超过目前所使用药物的经济成本。当然,我们也期待这个药物以后能进入医保报销,降低价格,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两会期间,多位医学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发声,呼吁更早、更系统性地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在今年两会期间对媒体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在发病的前10多年就开始发生异常改变,等发病或症状严重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需要提早预防及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特殊性,普通人通常难以区分该病早期症状和自然衰老之间的区别。基层医疗的识别和诊断能力有限,诊断费用偏高,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患者和医疗界。刘军教授认为:“我们所依赖的PET - CT检测费用较高,脑脊液检测的接受度又比较低,需要加快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推广和落地。阿尔茨海默病从早防、早诊到早期治疗都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这么多年来,实际效益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卫材、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均针对早期患者,要根治这一顽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军教授说:“现在我们知道脑袋里面形成了淀粉样蛋白斑块,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淀粉样蛋白沉积。我认为今后的治疗方案一定是围绕着病理的发生,我更推崇‘鸡尾酒’疗法,希望能更多地针对不同病兆的机制进行联合治疗,实现全方位的干预。”

本文介绍了卫材的仑卡奈单抗和礼来的多奈单抗两款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上市情况,它们带来治疗突破,确立了相关主流学说,且作用机制有别。但药物使用费用高,阿尔茨海默病防治面临早诊难、费用高等挑战,根治该病仍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248.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2
下一篇 2025-04-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