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上的中国馆:闪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展示绿色智慧,共筑美好未来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相关情况,包括开馆时间、主题、展示内容、人文交流活动以及特色体验等,展现了中国馆在此次世博会上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

在科技与文化交融碰撞的21世纪,一场盛大的国际盛会即将拉开帷幕。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4月2日,记者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中国馆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届时,在那充满文化氛围的中国馆内,将上演中日友好纪念舞剧《朱鹮》和传统舞狮表演,用艺术的形式为参观者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也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大阪世博会上的中国馆:闪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展示绿色智慧,共筑美好未来(图为中国馆。图片来源:贸促会)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理念的场馆,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精心布局了“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以这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中国馆向世界展示着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仿佛能触摸到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同时,也能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感受那跨越国界的和谐与共生。

本届中国馆宛如一座文化宝库,彰显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其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以古代重要文化传播载体——竹简为灵感来源。在这座建筑上,竹子、汉字、书卷等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巧妙融合,它们就像一个个无声的使者,诉说着中华千年历史,彰显着非凡的文化底蕴。走进馆内,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映入眼帘,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时光穿梭的奇妙世界。数字化呈现的世界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耕织图》,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农业文明的辉煌。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都江堰和穿越千年的农业瑰宝桑基鱼塘,尽显泽被千秋的生态智慧,它们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和赓续传承。

同时,本届中国馆也是创新科技的展示舞台,展现着贡献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在这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在天宫空间站与观众进行视频交互,让人们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感受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在“蛟龙号”体验舱中,“载人深潜英雄”唐嘉陵下潜至7062米拍摄到的珍贵影像清晰可见,让人们领略到深海世界的神秘与美丽。八网融合的智慧城市沙盘,如同一个未来城市的缩影,解锁着城市未来之钥。AI大模型更是别出心裁地邀请中国文化中最受欢迎的神话人物与观众多语种品古论今、写诗作画,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而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昭示着中国航天再创历史,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探索宇宙征程中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本届中国馆还十分注重人文交流,为推动中外文明互鉴做出“中国贡献”。此次世博会将有30个省区市和深圳市在中国馆举办活动,这一数量创下了历届海外世博会中国馆之最。中国馆还积极与150多个参展国的自建馆、联合馆以及世博会主题馆、企业馆等开展馆际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中国馆生动鲜活地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美好、可爱可敬的中国。

据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介绍,中国馆展陈突出沉浸式、互动性、体验感。在“生生不息”展区,将展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这将是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想象一下,当参观者站在这些珍贵的月球样品前,仿佛能触摸到宇宙的奥秘。不仅如此,十余个外型萌趣的便携式智能机器人随着高山流水的悠扬琴韵翩翩起舞,它们灵动的舞姿为场馆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欢乐氛围。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Walker 行者”将在中国馆南广场与观众亲密互动,这种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将为馆内外观众带去生趣与欢乐。

7月11日,中国馆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时刻——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届时,将邀请中日两国领导人和各方代表人士出席。陕西省还将精心打造一场以“华彩中国·共绘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7月11日也是中国航海日,是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架起与世界友谊桥梁的纪念日。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国展局和世博会事务办公室)部长邬胜荣表示,在这一天举办国家馆日活动,旨在表明中国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和责任担当。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多方面情况,包括开馆安排、主题展示、特色亮点以及国家馆日活动等。中国馆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还呈现了创新科技成果,通过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推动中外文明互鉴,彰显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256.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4-02
下一篇 2025-04-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