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政府宣布从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该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强烈反响,包括德国总理批评、欧洲工业界担忧,以及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表态反对,同时分析了对美国汽车产业和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期,美国政府做出一项引发全球关注的决定,宣布自4月2日起,对进口至美国市场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不但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诸多质疑的涟漪,更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波涛。
在当地时间3月31日至4月4日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开幕式上明确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批评。他直言,面对关税壁垒,欧洲应当选择的应对方式是加强自由贸易、提升自身竞争力,而绝不能陷入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朔尔茨着重强调,德国和整个欧盟都不会被动地接受不公平的贸易规则,在必要的时候,将会果断采取反制措施。他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的答案必须是——更多自由贸易、更强竞争力和更高的技术自主权。”
欧洲工业界的众多人士也纷纷表达了他们深深的担忧之情。他们认为,美国的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巨大的冲击,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美国市场对于德国汽车产业而言,就像是一座至关重要的靠山。然而,此次美国关税的上调,无疑是给德国汽车产业来了一记沉重的打击。业内人士纷纷发出警告,25%的额外关税将会像一把利刃,大幅削弱德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这不仅会导致企业利润下滑、投资减少,甚至极有可能引发一场裁员潮,让众多汽车行业从业者面临失业的风险。
德国汽车专家托马斯·凯福指出,德国汽车产业当下不仅要面对关税这一棘手问题,还存在着技术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电动出行、智能网联汽车以及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应用等领域,德国企业需要奋起直追,努力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他还提到,美国工业界尤其是汽车产业界其实内心并不愿意加征关税,因为加征关税就意味着财富的损失,只会阻碍技术的发展,最终适得其反。他坚信,美国迟早会意识到这一错误决策的后果。
德国亚太商会协会董事总经理阿尔穆特·罗斯纳表示,目前德国汽车产业正遭受着双重打击。一方面是技术上的瓶颈亟待突破,另一方面是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以及如何应对新的贸易壁垒。德国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出口国家,其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她认为,德国企业很可能会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有贸易协定的市场,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阿里•哈吉•弗拉吉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通过创新来提升效率,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更加灵活且更具韧性的供应链。这样的供应链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贸易冲击和市场变化。
总台记者阮佳闻总结道,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就像一场狂风暴雨,不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秩序,也让欧洲工业界深刻地意识到,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实现市场多元化,以此来增强抵御贸易冲击的能力。未来,德国及欧洲企业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寻求一条更稳健的发展路径,将成为产业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前夕,多方在4月1日密集表态,坚决反对这一政策。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让我明确一点,这场对抗不是欧洲挑起的。我们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我们有谈判的实力,也有能力发动反击。欧洲在贸易、科技、市场规模等方面,有许多可以打出去的牌。”她还强调,美国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的状况变得更加糟糕,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4月1日也表明了强硬的态度,他表示加方拒绝一切试图削弱加拿大的企图。如果美国对加拿大额外加征关税,加拿大将毫不犹豫地进行报复。他透露,上周已在电话中向特朗普表明,将拒绝一切试图削弱加拿大的企图,并会对加征关税措施进行回应。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称,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墨西哥将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人民和就业。他表示:“我们将观察美国政府2日出台哪些具体措施。你们应知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的团队每周会面两到三次,来整合我们的不同对策。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墨西哥的人民,以及保护我们的就业。”
此前,美国公布了一份清单,将澳大利亚的制药等行业列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潜在目标。当地时间4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态度坚决地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对美国做出让步,相关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东南部的底特律地区,是美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带,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汽车公司都坐落于此。对于处在底特律地区的罗切斯特山市来说,其经济命脉完全系于汽车产业。当地政府十分担忧,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政策会对当地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罗切斯特山市市长布莱恩·巴尼特忧心忡忡地说:“对于密歇根州东南部来说,这将是一场完美风暴。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我们的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我们在密歇根州东南部所做的一切,都与汽车产业紧密绑在一起,每辆车都有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的零件,所以加征关税将是毁灭性的。”
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汽车产业链高度全球化且十分脆弱。如果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装配厂因加征关税政策而失去美国市场,从而减产乃至倒闭,这将影响许多向这些工厂输送零部件的美国供应商。而且大量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也是运往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带来的别国报复性关税将影响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这些都会导致美国汽车产业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舆论界普遍对加征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关税的政策持批评态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专家艾米·布罗格林 - 彼得森表示,北美汽车产业链高度一体化,在生产过程中零部件会多次跨境运输,对这些零部件征收的关税将不断累积,而且将汽车产业链转移回美国国内的过程十分漫长而且成本高昂,这些都会大大增加美国消费者的负担。美国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表示,美国消费者可能因加征关税而面临每辆新车价格上涨4000至12500美元。美国汽车行业对自身适应关税的能力也表示广泛的担忧,汽车行业分析师伊万·德鲁里在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采访时直接表示,美国没有任何一辆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在国内生产的,所谓“避免关税的最佳方式是在美国生产”的想法不切实际。
据彭博社4月1日报道,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正在紧急游说美国政府豁免一部分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这些公司告诉美国政府,对零部件征收关税将导致汽车制造成本增加数十亿美元,从而导致利润降低和裁员。然而,美国政府对此暂无评论。
美欧多家媒体在4月1日也纷纷发声,指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将给全球贸易带来混乱,同时令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
当地时间4月1日,美联社发文称,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将推翻美国此前长期保持的自由贸易政策,可能会给全球企业带来混乱。文章指出,美国政府认为,高关税有利于扭转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但在特朗普上一总统任期内实施的贸易战的事实证明,靠关税并不能成功缩小贸易差距。
同一天,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表文章,将加征关税政策称为“赌博”。文章称,美国政府正在押注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为美国经济开启“一个新时代”,但现在的问题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次加征关税政策是193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可能会重塑美国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如果其他国家也开始实施针锋相对的关税政策,那么美国很可能陷入滞胀,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
英国《金融时报》4月1日则称,对进口商品的广泛征税将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水平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目前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美股正在遭到抛售,消费者信心已经下降,民调机构数据也已经对特朗普政府处理经济的方式发出警告。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广泛的全球贸易中断、物价上涨与生活水平下降,美国正面临真正的经济衰退的风险。
本文围绕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核心事件,详细阐述了该政策在国际上引发的广泛反对,包括德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表态。同时,深入分析了对德国汽车产业和美国本土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以及美欧媒体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美国的这一关税政策不仅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也引发了各方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秩序的担忧,未来其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