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重庆银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积极作为。详细介绍了重庆银行在服务重大水利工程、推动金融服务一体化、支持文旅走廊建设以及推进绿色金融等多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展现了其为成渝地区发展贡献金融力量的担当。
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如同轻柔的纱幔,缓缓地洒落在巴山蜀水这片广袤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在这温暖的光照下,整个区域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已然奏响了新一年奋勇前进的激昂乐章。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就像是一首气势恢宏的壮丽诗篇,在重庆与四川两地的深情合唱中,韵律变得越发悠扬动听,意境也愈发深远开阔,正朝着更加精彩绚烂的未来大步迈进。
重庆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在四川设立分支机构的重庆法人银行,充分发挥其跨区域经营的独特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机制,积极研发实用的新模式,全力以赴地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打造国家区域发展的“第四极”贡献着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
服务重大水利工程,筑牢发展根基
支持双城共建项目渝西水资源配置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堪称重庆水利建设史上一座巍峨的里程碑。它不仅是投资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一项宏大工程,更是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的重大项目,被郑重地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待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长江与嘉陵江的互联互通,以及现有水域内水库的互调互济,为渝西地区的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该工程涉及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横跨荣昌、永川、江津等11个区县,将惠及超过1000万人口。
渝西水资源配置项目(荣昌段)是整个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银行针对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现金流相对稳定等特点,积极主动地对接项目的各方主体。经过深入研究和精心谋划,形成了一套“自有资金 + 市场化融资 + 补助资金 + 第三方增信”的创新实践方案。最终,成功为该项目发放2.7亿元贷款,为夯实荣昌区的水利根基、提升城市品质、切实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助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多源互补、引排得当”的成渝水网体系建设。
重庆银行始终聚焦重大战略和重要产业,积极主动地服务实体经济。在过去的五年里,重庆银行在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刷新“进度条”。
2024年,重庆银行累计向双城区域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1500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0%。其中,向双城重点产业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500亿元。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方式,重庆银行有力地支持了成渝中线高铁、轨道交通15号线、南川页岩气管道等超200个重大项目的建设。
金联体“柜面通”,打通金融服务一张网
为了唱好金融“一体化”这首时代赞歌,协同演绎精彩的“双城记”,重庆银行在推动成渝地区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服务同城化和便捷化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多种举措积极答好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新课题”。
为了提升双城区域公共服务的便利化水平,重庆银行线上、线下双线齐头并进。一方面,扩大柜面服务的覆盖面,2024年已在川渝地区筹建和开业新网点14家,进一步填补了网点服务的空白区域;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智能柜员机的投放力度,有效提升了网点的服务效率。
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联体”的平台优势,重庆银行已构建起“中资 + 外资、政策性 + 商业性、全国性 + 地方性、本地 + 异地”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积极协调银行同业共同推广“柜面通”业务,目前已实现西部地区11家地方法人银行的跨区域网点资源共享,成功形成了西部地区金融服务联合体。
重庆银行秉持减费让利“惠民生”、支持实体“落实处”的理念,与“金联体”成员单位签订了《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柜面通业务合作协议》。通过合作银行间柜面通业务手续费互免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川渝企业出海的成本,增强了对出海川渝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目前,重庆银行的“柜面互通”服务已经惠及超过4000万个人客户。客户通过这一便捷服务,可在西部8个省市免费办理跨行现金存取款业务。
金融“贷动”文旅走廊建设,“南国冰雪”火出圈
在皑皑的雪景之中,一锅火红的牛油锅底正翻滚着各式各样的食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身着五彩斑斓滑雪服的游客们手持雪杖,从雪道顶端依次飞速而下,畅享着滑雪带来的无尽乐趣。之后,他们走进丰都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雪地火锅”店,一边大快朵颐地吃着火锅,一边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窗外的雪景,还忍不住发出“巴适”的赞叹声。
今年以来,“火热”无疑成为了川渝文旅发展的共同关键词。而“南国冰雪”旅游项目的接连火爆出圈,其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近年来,重庆银行为丰都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提档升级项目提供了1.8亿元的贷款资金,确保了项目能够按时开工建设。这不仅为丰都县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加快建成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着该项目的顺利完工,南天湖旅游度假区新增了露营基地、演艺广场、轨道滑车、天堂谷、美人崖、网红秋千等一系列休闲娱乐项目,成功打造成为一个集乐趣、休闲、惊险、刺激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娱乐休闲度假地。该度假区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占本地就业总数的70%以上,带动当地198户、835人吃上了“旅游饭”,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旅游致富新道路,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加精彩难忘的“冰雪时光”。
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达产后每年将处理18万吨城市生活污泥,消纳6万吨有机质废弃物,产出生物有机肥料10余万吨,实现综合产值8000余万元。”据了解,大足槿沐年处理18万吨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大足区及中心城区污泥一体化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能够有效解决污泥处理长期以来面临的废气难消、残留物需专业填埋等难题,为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宜居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大足槿沐年处理18万吨污泥综合利用项目是2023年市级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同时也被纳入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重庆银行在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迅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安排专人驻点跟进项目进展情况。最终,为该项目发放了5000万元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公司项目的建设,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为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保驾护航。
这仅仅是重庆银行打造绿色金融、提升双城生态宜居水平的一个典型缩影。近年来,重庆银行立足“双碳”战略目标,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落地了全市首笔GEP质押贷业务,并上线了中西部地方法人银行首个ESG评级系统,对“一市三省”超100万户企业完成了ESG评级,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贡献了强大的金融力量。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2个“五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站在这全新的起点上,成渝经济圈建设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宏伟画卷,在时代的笔触下,色彩变得愈发斑斓夺目。
本文详细阐述了重庆银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多方面作为。在服务重大水利工程上,为渝西水资源配置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区域水网体系建设;通过金联体“柜面通”业务,推动金融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金融“贷动”文旅走廊建设,促进“南国冰雪”等旅游项目发展;扎实推进绿色金融,助力生态环境治理。重庆银行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其在新征程上不断前行。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