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政策展开,介绍了消费者受益情况、政策带来的亮眼数据,分析了政策对消费市场、企业等的积极影响,还提及外媒对中国消费市场回暖的关注,并给出推动政策更好落地的建议。
“一直以来,我都想换一台新冰箱,可总觉得价格有点高。这次政策补贴力度这么大,我终于下定决心换了。”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李女士满脸兴奋地对记者说道,她表示自己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者。近日,她用一台使用了10年的旧冰箱,成功换购了一台“一级能效超薄嵌入式冰箱”。据了解,这台冰箱官方售价为3399元,李女士享受了600元的换新补贴后,实际仅支付了2799元。
在山东省青岛市的某家电展区,消费者们正在认真了解以旧换新的相关信息。(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正在切实有效地激活消费市场。近日,商务部召开了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会上介绍,截至3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累计超过150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的数量超过2800万台;4500多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600多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数量已经超过220万辆。
为了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要充分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进一步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史宇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促消费、稳增长的目标,还能够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让他们“想消费、敢消费”,帮助他们更早地拥有更新更好的产品,实现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提升生活品质。
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雷雷表示:“受到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企业纷纷开始思考如何打造消费新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有效地推动了消费的提质扩容。”
中国消费市场的回暖情况引起了外媒的关注。彭博社援引德意志银行的调查报告称,2025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较2024年有大幅提升。彭博社还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准备打开他们的钱包”,中国正逐步收获政府提振家庭信心和消费举措所带来的成果。法新社也注意到,随着中国推出提振消费的计划,今年前两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零售业活动“超出预期”。
那么,如何推动提振消费政策更快更好地落地见效呢?史宇鹏建议,要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以旧换新补贴的范围和力度,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等技术手段简化申领流程,提高政策的便利性。顾雷雷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二手交易平台,鼓励消费者通过旧物买卖的方式来促进“换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则表示,以旧换新政策未来可以向更具黏性的服务业拓展,从而持续拉动消费。
本文介绍了以旧换新政策下消费者李女士的受益情况,通过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展现了政策对消费市场的激活作用。阐述了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对居民、企业的积极影响,还提及外媒对中国消费市场回暖的关注。最后多位专家给出推动政策更好落地的建议,显示出以旧换新政策在促消费、稳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