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等关税”搅乱全球贸易格局

本文聚焦于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详细介绍了该行政令涉及的关税加征范围、对象及税率,深入探讨了“对等关税”的概念、税率算法,还呈现了各方对这一政策的质疑与看法。

特朗普“对等关税”搅乱全球贸易格局

特朗普“对等关税”搅乱全球贸易格局

当地时间4月2日,在华盛顿白宫,一个引发全球关注的举动发生了——美国总统特朗普郑重地展示并签署了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这一行为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贸易的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新华社的镜头忠实记录下了这一时刻。

一直以来,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就常常挥舞着“关税大棒”,而这一次,它终于全面挥向了全球。

根据行政令内容,美国将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这一举措涉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特朗普还表示,会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不仅如此,特朗普当天还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此关税将于4月3日正式生效。

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禁想问,特朗普口中的“对等关税”到底是什么呢?“关税大棒”从最初针对部分国家、部分商品,发展到如今全面挥向全球,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向哪些国家亮牌?

白宫发布的文件显示,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的10%关税将于5日生效。而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的不同、更高的“对等关税”措施,将于9日生效。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还提及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从具体的关税征收情况来看,美国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20%的对等关税。此外,对巴西、英国、澳大利亚实施10%的对等关税,菲律宾和以色列是17%,日本为24%,韩国达到25%,印度是26%,南非为30%,瑞士是31%,印度尼西亚为32%,斯里兰卡高达44%,越南为46%,柬埔寨更是达到了49%。

除了上述国家,特朗普还宣布,从3日开始,美国将对所有外国制造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一关税不仅涵盖汽车、轻型卡车,还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另外,汽车关税还将覆盖所有进口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税率为4%。

特朗普指责一些贸易伙伴除了对美国征收关税外,还实施了非关税壁垒,比如汇率操控等,并声称这些都体现在了“对等关税”中。他宣称,新的关税措施旨在促进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富裕起来,让就业岗位和工厂重新回到美国。

令人惊讶的是,印度洋上的无人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也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中。这个靠近南极的群岛“挤满了海豹以及企鹅和其他鸟类”。它位于澳大利亚西南3200多公里处,人类需要许可证才能访问。白宫官员表示,由于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是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所以也被列入加征10%关税的名单之中。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4月2日表示,建议各国不要对关税进行报复,因为关税会升级。

税率算法引质疑

在签署行政令的现场,展示了一张“对等关税”图表,其中一栏列有美方认定各贸易伙伴对美征收关税的“综合税率”,另一栏是美方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

那么,美国政府是如何计算得出“对等关税”税率的呢?

美方表示,上述“综合税率”是把贸易伙伴对美关税税率、所谓“货币操纵”因素及其他非关税壁垒累计起来得出的一个数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还放出了一个有点复杂的计算公式。不过,美方果断“简化”了计算过程:他们经过所谓核算,将φ、ε两个系数分别给定为0.25和4,所以这俩数乘积是1,因此公式可简化表达为,综合税率=(美方出口额 - 美方进口额)/美方进口额。

有网友指出,这个公式大多数情况下算出来应该先是个负数。所以姑且理解美方取的是绝对值吧。然后,美方给贸易伙伴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就是在这个数据基础上“打个对折”。比如,美方认为欧盟、日本对美贸易实际税率分别为39%和46%,所以美方对欧盟、日本分别征收20%和24%的“对等关税”。以此类推,一份关税税率就出炉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贴文推荐:“想知道特朗普总统对等关税税率背后的计算方法,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然而,上述税率评估依据遭到了媒体和专家的质疑和批评。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告诉记者,特朗普政府对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计算方法“没有任何依据”,“完全是无中生有”。美国《纽约客》专栏记者、《大西洋》月刊撰稿人詹姆斯·苏罗维茨基表示,白宫计算“对等关税”所依据的“综合税率”完全是“胡说八道”,韩国、欧盟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不可能高达50%和39%。苏罗维茨基尝试计算方法后表示,美国的“对等关税”税率确实可粗略理解为,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除以美自贸易伙伴的进口总额。比如,美国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逆差为179亿美元,印尼对美出口额为280亿美元,相除后结果为64%,与美国政府声称经过认真评估计算的关税税率一致。

释疑

“对等”一词英文为reciprocal,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在以往的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了贸易“伙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的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陈佳骏表示,所谓“对等关税”,指的是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相互征收的关税税率要相等。特朗普认为,当前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的关税过高,而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相对较低。从他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是不对等的,因此他打算拉平双方的税率差距。

美方提出的“对等关税”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在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方面,如果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00%的进口关税,美国也将对该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上,目前美国对来自某国的某种商品征收2.5%关税,但对方对来自美国的同种商品征收10%关税。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将把进口自这一国的这种商品关税提高到10%。

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较为复杂,涉及增值税等内容。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

本文围绕美国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展开,详细阐述了关税加征的范围、对象和税率,揭示了税率算法缺乏依据引发的质疑,深入解读了“对等关税”的概念和层面。这一政策不仅引发了全球贸易的动荡,也凸显了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其后续影响值得全球密切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152.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4-04
下一篇 2025-0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