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今春在香港拍卖的佳绩,以及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的情况,介绍了上海预展中的重点拍品,包括赵无极、陈可的画作,以及瓷器、书画等精品。
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次拍卖都是一场盛宴,每一件拍品都是艺术的结晶。今春的亚洲拍场,佳士得无疑成为了最耀眼的存在。
巴斯奇亚的《星期六的夜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1.126亿港币的高价成交,成为今春亚洲拍场成交价最高的作品,闪耀了整个艺术界。张恩利的《亲密》也毫不逊色,以2336.5万港币的佳绩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这一系列的辉煌成就,都来自于首次在香港“艺术三月”期间举槌的佳士得。据统计,在亚太区总部The Henderson举行的四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现场拍卖,成交总额高达8.416亿港币。成交比率以件数计高达90%,落槌总额更是达到低估价的112%。如此惊人的数据,充分印证了亚洲藏家对顶尖艺术作品持续旺盛的需求。
随着香港拍卖的圆满落幕,佳士得的艺术之旅并未停止。4月3日,佳士得亚洲春季拍卖将移师上海,呈献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这一次,沪港双城联动,将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春日艺拍的“双重奏”。自4月1日起,一众融汇古今东西的重点拍品便已亮相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艺术的魅力与故事。
在这些拍品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赵无极“甲骨文时期”的罕见佳作《Zitterlein》。赵无极是一位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艺术家,他从甲骨文、钟鼎文等古代文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将这些古老的符号进行拆解、重组,巧妙地融入到画作之中,形成了一种神秘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像。《Zitterlein》这幅作品较为注重细节,画面中运用的中国红更是中国传统色彩的代表,它象征着喜庆、热闹与祥和,仿佛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除了赵无极的佳作,中国70后女艺术家陈可迄今为止最大的布面油画作品《昨天的我,明天的你》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画作,它标志着陈可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承载了她对生命、时间与自我的深刻思考。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她的情感与感悟,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的思考。
同场亮相的,还有将于5月在香港The Henderson亚太区总部上拍的亚洲艺术周系列拍卖的精选拍品。其中,中国瓷器、工艺精品及中国书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靛蓝若化 — 重要私人珍藏官窑青花器” 单一藏家专场拍卖的领衔拍品,三件青花瓷器堪称永乐、雍正和乾隆时期的御制瓷典范。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形态优美,纹饰雅致,生动地绘以翠竹、湖石和芭蕉的庭院风景,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个宁静而美好的古代庭院之中。清雍正青花九龙闹海图天球瓶绘有九龙逐火珠纹,九龙灵动大气,仿佛在浩瀚的海洋中追逐着火珠,展现出了皇家的威严与气势。清乾隆青花五蝠九桃纹花口瓶造型新颖独特,纹饰细致讲究,青花色调浓郁鲜艳,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乾隆时期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艺。
本次预展还汇聚了多件首次现身拍场的书画精品,包括王铎草书《热甚帖》、金农《仿唐宋八大家山水冊》等,这些作品来自小听颿楼、百虹楼等珍藏。它们的出现,无疑为这场艺术盛宴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本文围绕佳士得今春拍卖活动展开,先介绍了其在香港拍卖的辉煌成果,展现了亚洲藏家对顶尖艺术品的热情。接着讲述移师上海的拍卖及预展情况,详细介绍了重点拍品,包括赵无极、陈可的画作以及瓷器、书画等精品,体现了此次拍卖融汇古今东西的艺术特色,为艺术爱好者们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