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圆梦”助力产业工人,共筑中国高质量发展,产业工人提升学历能力,为中国创新发展添动力

本文围绕全国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展开,阐述了产业工人在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提升学历与能力的必要性和路径,还介绍了此前行动成果以及当前应采取的帮助措施,强调产业工人大有可为,提升其学历与能力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日前,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了《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旨在面向广大产业工人,提供丰富多样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资源。

产业工人,他们是技能人才队伍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他们是骨干力量;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他们是有生力量。在当今这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培养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就必须为产业工人打通并铺好“从车间到大学”的成长之路。

技能,是产业工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我国从制造大国逐步迈向制造强国的伟大历程中,产业工人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科技的持续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正积极推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变革,使得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发展数字经济,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亦或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都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然而,当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工人技能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以及队伍结构失衡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突出瓶颈。产业工人只有不断持续提升自身的学历与能力,紧紧跟上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局面。

要充分激发产业工人提升学历与能力的热情。在过去,产业线上的工人往往更注重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但在未来,技能人才则需要具备软件应用、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通过提升学历,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以提升学历来带动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2016年以来,各地持续深入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已经资助了240多万名农民工实现了学历与能力的双提升,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此次《意见》在之前开展“求学圆梦行动”的基础上,将行动的实施对象从农民工进一步扩大到了全体产业工人,并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资助不少于300万名符合入学条件的产业工人提升学历与能力。我们要大力倡导产业工人树立并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学历与能力,从而让自己的职场道路变得更加宽广,让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

要切实努力帮助产业工人实现求学圆梦的目标。产业工人提升学历与能力,不仅是他们追求更好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建立产教融合联盟,搭建行业“云端”学习交流平台,建立终身教育学分互认转化平台,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作用,推进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贯通等多种方式,很好地满足了产业工人的学习需求和工作实际需求。

当前,许多一线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都有着继续学习的强烈意愿。为了帮助他们实现求学圆梦的愿望,我们需要整合政府、工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资源。具体而言,要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校企共建产业工人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或培训中心;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产业工人教育特色专业、特色项目,打造全国产业工人智能化技能学习平台,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产业工人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健全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贯通的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产业工人教育的投入,并支持产业工人带薪学习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产业工人必将大有可为。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这无疑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社会财富。我们要让产业工人顺利走通走好“从车间到大学”的道路,用心用情用力呵护他们茁壮成长。如此一来,我们迎来的必将是一个锐意创新的中国、向上生长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

本文聚焦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问题,介绍相关《意见》,分析产业工人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指出提升学历与能力的意义和路径,回顾“求学圆梦行动”成果,提出帮助产业工人的具体措施,强调产业工人提升对国家发展的积极影响,鼓励产业工人不断提升自我,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2134.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4-05
下一篇 2025-0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