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等科研人员联合多个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取得的量子通信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地面站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与南非团队合作完成远距离量子密钥加密传输,该成果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奠定基础并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财联社于3月20日发布消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人,联合了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
近期,该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团队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后续的量子通信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此基础上,联合团队还与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科研团队展开了深度合作。他们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成功建立了量子密钥,并顺利完成了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的加密和传输。这种加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让信息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得到了更可靠的保护。
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可小觑,它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未来,随着卫星量子通信组网的逐步完善,量子通信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金融、国防、政务等,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推动全球通信技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3月2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这无疑是对我国科研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多个单位的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重大成果,包括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地面站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与南非团队完成远距离量子密钥加密传输,这些成果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奠定基础并获国际权威期刊认可,彰显了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实力。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