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西青区政务服务办的巾帼队伍,她们首创多项服务举措,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积极作为。在日常工作中,她们秉持工作标准服务群众,通过创新方法提升办事效率,还推出多项特色服务解决群众难题。此外,她们在项目服务和企业审批等方面锐意改革,获得了企业群众的认可,未来将继续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奋进。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西青区政务服务办,在全市政务服务领域可谓是独树一帜。她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首创了“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行政许可样板间”、环评“上门评审”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服务举措。在这支队伍中,每一位女性都展现出了过硬的政治素养、强烈的担当意识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她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嘱托,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她们的精彩篇章。
那一方小小的政务窗口,看似不起眼,却紧密联系着民生民情。当她们换上整齐的工装,端坐在工位上时,便有了一个共同而光荣的称呼——窗口人。无论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等各类事项,她们都严格秉承着“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标准。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们专门组建了帮办代办队伍,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办事群众,耐心地给予指导。并且,她们还提供“不打烊”服务,用一张张精心填写的表格、一套套清晰明了的清单、一份份细致入微的指南,生动地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行简政之道,开便利之门”,这是她们始终坚守的理念。肩负着审批职责的她们,从未停止在精简流程、优化服务道路上的探索。她们就像一群充满智慧的音乐家,用一个个创新的点子轻轻拨动着为民服务的琴弦,让那温暖的旋律直抵群众的心田。对于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等高频审批事项,她们创新性地打造了行政许可“码上听”专区。在这里,不仅整理出了申请资料“标准卷”,还逐一录制了详细的语音讲解。这些操作方法被同步纳入市12345热线“知识库”,从此,办事咨询不再需要繁琐的“工单流转”,企业能够轻松找到“答案详解”。自专区推出以来,企业办事效率大幅提升,提升幅度超过60%。从群众提交申请材料的那一刻起,到最终取得许可的整个过程中,她们的创新举措就像一场场“及时雨”,时刻陪伴着企业和群众。当群众在办理诸多关联事项时遇到不便,她们精心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当群众面临“多地跑”的难题时,她们积极达成跨区域政务服务合作,提供“跨省通办”服务,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两地事”;当演出市场逐渐升温,她们及时开启营业性演出许可审批“一条龙”服务模式,为杨柳青灯展、“津精有味·武林狂欢嘉年华”等大型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她们凭借着自己的巧思,为群众畅通了办事路径,勾勒出了一幅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新图景。
她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重大的责任,用灵巧的双手描绘着改革的蓝图。2024年年初,为了更好地服务天开西青园首批进驻建设项目,她们大胆提出“桩基先行”方案。通过分阶段许可的方式,成功将项目开工时限缩短了2 - 3个月,使得项目建设能够压茬推进、无缝衔接。如今,“桩基先行”已经成为项目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这短短四个字的背后,是她们打破传统审批程序的勇敢尝试,更是她们锐意改革的坚定信心,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了压缩企业生产线投产建设周期,她们组建的“新质生产力项目移动服务站”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多方服务资源。她们将环评评审会开到企业家门口,科学倒排工期,有效压缩审批时限,帮助企业顺利取得批复,成功抢到订单。目前,她们已在各街镇设立“新质生产力项目移动服务站”分站,真正做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服务的脚步就延伸到哪里。
如今,在西青区政务服务办的办公室里,摆放着60余面锦旗,还有若干封表扬信和不计其数的电话感谢。这些不仅仅是企业群众对西青区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西青区政务服务办不断前行的源源动力。在新的征程上,她们将以勇当深化改革“先行者”、服务群众“孺子牛”为己任,继续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创新奋进、见行见效。
西青区政务服务办的巾帼队伍在政务服务中积极创新、勇于担当。她们通过首创多项服务举措,优化办事流程,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在项目服务和企业审批方面锐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企业群众的认可。未来,她们将继续以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