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肥胖人群增多的现象,阐述了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明确了青少年肥胖的判定标准,同时重点批判了催吐减肥这一错误观点,详细说明了催吐减肥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肥胖的朋友似乎日益增多。体重超标可不仅仅是影响外貌那么简单,它就像一颗隐藏的“健康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身体各个系统出现问题。例如,肥胖会大大增加患上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脏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风险。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加入减肥的行列呢?
对于青少年而言,肥胖有着明确的判定标准。青少年肥胖被定义为BMI(身体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同年龄同性别组的第95百分位;若BMI处于同年龄同性别组的第8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则被判定为超重。而当BMI大于等于第95百分位数的120%时,那就是重度肥胖了。
在减肥的道路上,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流传甚广,那就是“催吐可以减重”。乍一看,催吐似乎是一种绝佳的减肥方法,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吃完之后再吐出来,这样就不会增加体重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催吐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而且这些反应的影响范围会逐渐扩大,从最初的消化道症状,发展到全身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精神层面。
催吐刚开始时,可能只是让人体会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同时还会伴有便秘、腹胀等症状。如果长期进行催吐,危害就会愈发明显。比如,会出现掉头发的现象,这是因为不健康的减重方式会导致肌肉消耗过多,体重下降过于明显,身体为了自我保护,就会关闭“生发”等功能。此外,催吐还会对女性的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月经稀发,甚至继发性闭经。这其实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过,如果能及时进行干预,让体重恢复正常,月经也有可能恢复正常。但要是长期坚持催吐减肥,就可能会造成卵巢早衰,提前闭经。而青年女性一旦出现闭经,再加上其他营养不良的表现,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暴食、有负罪感、难以沟通、易怒、失眠、与家人关系紧张、抑郁等。
本文围绕肥胖问题展开,先指出肥胖人群增多及其带来的健康风险,明确了青少年肥胖的判定标准,接着重点批判了催吐减肥这一错误方式,详细说明了催吐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危害,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减肥,避免采用错误的减肥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