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春季健康问题展开,先介绍了北京3月19日花粉浓度情况,接着专家解读了花粉过敏相关问题,包括易过敏人群、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及治疗误区,最后还提及春季宠物带来的健康风险及应对建议。
3月19日,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预报显示,近期气温逐步回升,这样的天气条件十分利于花粉浓度升高。据预报,花粉浓度等级达到了4 - 5级,每千平方毫米的花粉粒数量高于401粒。
在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蒋荣猛指出:“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过敏原众多。像柏树、杨树、梧桐、桉树等树种产生的花粉颗粒较小,而且传播距离远,极易引发过敏反应。”他提醒易过敏人群,外出时要尽量避开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根据当地的花粉监测数据来安排出行。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出现花粉过敏呢?针对过敏症状又有哪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呢?此外,春季还需要注意预防哪些健康问题呢?与会专家在现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蒋荣猛表示:“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例如患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或湿疹的人,更容易发生过敏。另外,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属于易过敏人群。”他还补充道,压力过大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者长时间处于过敏原环境中,都可能使人更容易过敏。
过敏其实是可以预防的。蒋荣猛建议,一些过敏症状较为严重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花粉高发季来临之前提前使用预防性药物。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及饮酒等,都有助于降低过敏的几率。
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蒋荣猛建议公众出行时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口罩、护目镜,穿着长袖衣物等。外出归来后,要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此外,要关闭居室门窗,并定期对家里的床单、被褥、窗帘、地毯等进行清洁。
对于春季过敏治疗中的一些误区,蒋荣猛特别提醒,春季过敏很难做到完全根治,大家不要轻信那些声称打一针就能彻底治好过敏的药物广告。
蒋荣猛还强调:“有人认为抗过敏药物会上瘾,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目前使用的抗过敏药,如抗组胺药、鼻用激素等,都不会导致上瘾,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嗜睡等副作用。
他进一步指出:“过敏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一个长期的管理计划,通过环境控制、改变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药物治疗以及脱敏治疗等措施,过敏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他特别提醒,一些过敏者感觉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停药,过敏症状很可能会反复,甚至加重。
除了花粉过敏,春季宠物身上的皮屑、寄生虫、微生物等也较为活跃,容易引发健康问题。近年来,一些小众宠物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它们也伴随着传播疾病的风险。例如,蜥蜴可通过粪便传播沙门氏菌,水豚能传播钩端螺旋体,仓鼠可能携带隐孢子虫和鼠咬热细菌,土拨鼠甚至可能携带鼠疫杆菌和狂犬病毒。这些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首席专家周晓农提醒饲养者,要合法、卫生地饲养宠物,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北京3月19日花粉浓度升高的情况,专家对花粉过敏的易患人群、预防和治疗措施及误区进行了解读,同时还提到春季宠物带来的健康风险及应对建议,旨在提醒公众在春季关注自身健康,做好过敏和宠物相关健康问题的预防。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