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州港(南沙)项目部的“幸福船员小屋”,详细介绍了其发展历程、为船员提供的多方面服务,如生活保障、应急帮助、物资补给等,还提及了服务内容的不断扩容,包括健康体检、专题活动等,展现了小屋对船员及周边户外劳动者的关怀。
记者了解到,在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州港(南沙)项目部,有一处备受船员喜爱的地方——“幸福船员小屋”。“这里健身器材、书籍、应急药品应有尽有,能满足日常所需,让我们踏上码头就有回到家的温暖感受。”近日,“万倾沙”轮机长王涛在结束一天的工作,退去一身疲惫后,在“幸福船员小屋”吃上了可口的饭菜。
追溯“幸福船员小屋”的起源,1996年,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在南沙设立项目部时同步建设了职工服务点,这便是“幸福船员小屋”的雏形。29年来,先后有数百艘船舶的数万名船员在此享受服务,无数暖心故事在这里汇聚。目前,“万倾沙”“浚海2”“广州号”3艘船舶正在小屋周边作业,还有数艘自有船靠泊检修,小屋成了船员们休憩的港湾、身心健康的守护站。
船上与小屋“无缝对接”
“幸福船员小屋”室内面积50多平方米,布置十分合理,实现了动静分区。阅读区域里,整齐地摆满了桌椅和书架,为船员们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学习和阅读空间;会客区域内,空调、冰箱、微波炉、药箱、按摩椅、充电设备等一应俱全,满足船员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室外,开阔的活动区建有一个标准化篮球场,一墙之隔还有大型羽毛球馆,让船员们在闲暇时光能够尽情挥洒汗水。平时,由项目部综合部的3位管理人员负责维护小屋日常运行。
在不同的季节,小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夏日炎炎,当太阳炙烤着甲板,船员们挥汗如雨时,小屋的工作人员会及时送上一箱箱清凉解暑的饮品和防暑药品,为他们驱散暑气;冬日寒风呼啸,小屋又变成温暖的避风港,让船员们感受到丝丝暖意。
船员工作具有独立性,每名船员都有特定的职责,互相之间不可替代,这意味着他们上船工作、下船休假都要有科学的计划。而遇到特殊情况时,小屋的作用就立刻显现出来。
2024年11月20日,在船上工作的王涛得知母亲身体突发不适,万分焦急。船长得知情况后立刻通知小屋负责人,开启了一场船上与小屋的“无缝对接”。船上负责安排人员接替王涛工作,小屋则安排交通船接王涛登陆,并安排专车接送其直达白云机场,让他能第一时间赶回家。“小屋的服务周全、周到,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伸来了援手。”谈及此事,王涛感慨良多。
船员的物资补给站
“幸福船员小屋”是在企业党委、行政的支持下,由工会建立起来的。小屋外设有传达室,经常能看到快递包裹,收件地址大多是“幸福船员小屋”。
“这些包裹都是船员的,我们代收后,由专人分拣,每天安排车送至码头,转由交通船送到作业船上去。”广州港项目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潘耀告诉记者,“年前,我们还为在港的每一艘船舶各送上一只全羊,让坚守岗位的船员兄弟在船上享用美食。日常一周一次送食物上船,一些船用备件每日配送,还不定期送上时令水果蔬菜。”
除了服务船员,小屋还展现出了更大的社会关怀。“除了船员外,小屋还接待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其他户外劳动者前来休息、充电。”潘耀介绍,“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小屋的服务,项目部在高德、百度地图设置了定位,大家可导航过来。”
日子久了,许多户外劳动者也习惯把小屋当成歇息地。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周边大型企业的职工聚集于此,讨论工作业务,切磋球技。
服务内容不断扩容
日前,“幸福船员小屋”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由当地医院专家组成的爱心服务小组。他们带着听诊器、血压计和中医健康手册,来为船员们体检,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如今,这样的服务活动成为小屋的常态。
“大家注意啦,长期海上作业,颈椎和腰椎可是咱们病痛的‘重灾区’。”一位中医专家边说边示范简单的中医推拿手法,船员们围成一圈,学得十分投入。
2024年11月29日,广东省海员工会为“幸福船员小屋”挂牌并提供支持后,小屋的服务内容不断扩容。
此外,项目工会以小屋为平台,开展系列共建共享专题活动。邀请船员及家属到小屋开展“廉洁齐家 共赴美好”职工家属进项目活动,拉近企业“大家”和船员“小家”的距离,让远航归来的船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本文介绍了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州港(南沙)项目部的“幸福船员小屋”,它从1996年的职工服务点雏形发展而来,29年间为数万名船员提供服务。小屋实现了与船上的“无缝对接”,在生活保障、应急帮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是船员的物资补给站,并且服务对象拓展到户外劳动者。此外,在广东省海员工会支持后,其服务内容不断扩容,还开展系列共建共享活动,让船员及家属感受到家的温暖。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