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坚守!内蒙古通辽开鲁微波站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微波站的干部职工23年来以雷锋精神为指引,持续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的事迹。他们不仅关怀基层教育事业,长期进行捐资助学,还将关爱传递给困境群众,把学雷锋活动从阶段性行动升华为常态化实践,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在内蒙古通辽市,有这样一支令人敬佩的队伍。23年来,他们初心始终如磐石般坚定,始终将雷锋精神奉为指引,持续不断地开展着“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他们宛如冬日里温暖的暖阳,将爱心倾洒在基层教育事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又似潺潺的溪流,用无尽的温暖浸润着困境群众的心灵。他们以润物无声的关爱,如同汇聚涓涓细流终成江河、聚集粒粒沙石垒成高塔一般,在新时代续写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雷锋故事。而这支队伍,正是开鲁微波站的干部职工们。

开鲁微波站“学雷锋、献爱心”的征程,起始于对基层教育事业的深深关怀。自2003年起,每年开鲁微波站的干部职工都会走进基层学校,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今年,他们来到了义和塔拉镇凤凰岭联小。这所学校规模不大,仅有6名一年级学生和3位坚守三十余年的教师。在这里,干部职工们为学生们献上了满满的爱心,同时也向这些默默坚守的教师们学习那份坚守初心的精神。

23年坚守!内蒙古通辽开鲁微波站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微波站干部职工与学校师生座谈(杨景欣 摄)

捐资助学,传递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爱心,更是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希望的火焰。23年的时光里,开鲁微波站的负责人换了三任,职工队伍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然而,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将爱心化作接力棒,在每一任之间传递。“学雷锋 献爱心”这个品牌活动始终没有改变,爱心之旅也从未有过片刻停歇。23年间,他们累计捐助学生2000余名,为这些孩子们点燃了奋发向上的希望之火,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充满了力量。

“今天微波站的叔叔阿姨们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文具礼包、课外读本等学习用品,还有我喜欢的足球,我特别开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像他们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义和塔拉镇凤凰岭联小学生陈佳乐怀里紧紧抱着足球,眼里满是幸福和憧憬。

23年坚守!内蒙古通辽开鲁微波站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李佳瑶向微波站的叔叔们讲解自己画的画(杨景欣 摄)

从凤凰岭联小操场上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到李佳瑶家里传来的专注画画声,开鲁微波站的干部职工们以看似“微薄”的力量,汇聚成了大爱的光芒。他们让学雷锋活动从最初的阶段性行动,逐渐升华为常态化的实践,把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滋养人们心田的温暖长河。

“我们党支部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不是一时一日的冲动之举,而是将它贯穿于支部的整个学习和活动当中。通过走访生活困难群众、捐资助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活动,让‘微’帮扶催生大能量。”张雷坚定地说道。

此刻,李佳瑶的画笔正在描绘着春日校园的美好景象,凤凰岭联小的足球滚动着奔向远方。这场跨越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爱心长跑,仍在继续书写着最动人的答案:当大爱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上,责任稳稳扛在肩头,雷锋精神就永远年轻,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微波站干部职工23年来坚持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的事迹。他们长期关注基层教育,捐资助学,将爱心代代传承,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展现了爱心与责任的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434.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3-21
下一篇 2025-03-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