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邂逅苏轼密州“超然”之境,密州超然台:苏轼文学创作与思想转变的摇篮

本文以作者登上诸城的超然台为引,回溯苏轼在密州的经历。介绍了超然台的由来、苏轼在密州的生活与思想转变,阐述了他在密州的文学创作成就,以及超然台对苏轼的重要意义,展现了苏轼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在一个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中午,距离苏轼离开密州已过去九百多个春秋,我独自驾车来到了古密州治所的现今所在地——诸城市。怀着对苏轼的崇敬与向往之情,我登上了那座被苏学界赞誉为“天下第一台”的超然台。

苏轼的到来,赋予了密州古城这座独具魅力的超然台。如今的超然台,傲然矗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它是在2007年于原址旁重新修建而成的,整体高大雄伟,气势恢宏。这里已然成为了展示和研究苏轼在密州工作、生活以及文学创作等诸多活动的重要场所。

千年后邂逅苏轼密州“超然”之境,密州超然台:苏轼文学创作与思想转变的摇篮

时光回溯到宋熙宁七年,苏轼从繁华的杭州来到山东密州担任知州。在近一年卓有成效的地方治理工作之后,他开始着手修葺一处破败不堪的土台。这座土台始建于北魏时期,坐落在州所西北的一段城墙上。待土台修好后,苏轼时常与友人一同登临,在这里尽情地放松身心,肆意地抒发情志。

起初,这座土台并没有名字。苏轼写信请他的弟弟苏辙为其命名。正所谓知兄莫若弟,苏辙写了一篇《超然台赋》作为回信。在序文中,苏辙写道:“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老子曾言,即便身处繁华的景象之中,也能够选择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保持内心的超脱淡然。苏轼对此欣然接受,亲自在台上题写了“超然台”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苏轼确实当得起“超然”二字。他在随后创作的《超然台记》一文中这样写道:“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从歌舞升平、繁华富庶的杭州,来到条件艰苦、环境简陋的密州,他却声称自己过得十分快乐。他还幽默地表示,不信你看我现在面容丰腴、身体康健,连变白的头发都渐渐变黑了。为何会如此呢?是因为他“盖游于物之外也”,他能够超然于物外,不为追求物质的享受所束缚,这便是他快乐的源泉。这,的确就是苏轼的真实写照!

苏轼也只能是“超然”的。苏轼生性豁达开朗,为人真诚坦率。仕途的坎坷波折以及怀才不遇的人生境遇,让这位曾经怀揣着“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远大理想的青年,只能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慰藉。

无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苏轼在密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这里,他作为一方主政官员,在有限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政绩,深受当地民众的称赞与爱戴。同时,密州的地域特色、民风民俗、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他自身的人生际遇,都触发了他的深度思考,促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而这些,都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据统计,在密州任职期间,苏轼创作了127首诗、21首词,还撰写了64篇文章。他的作品风格从“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的婉约细腻,转变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奔放,题材更加广泛多样,风格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堪称苏轼文学创作的转型期、成熟期和巅峰期,也是他思想认识的形成期。或许,这一切都得益于那座“超然台”。

千年后邂逅苏轼密州“超然”之境,密州超然台:苏轼文学创作与思想转变的摇篮

毫无疑问,超然台的建成,成为了苏轼在密州的重要精神家园和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他时而瞩目远眺,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时而举杯邀月,抒发着内心的豪情壮志;时而与文友相互唱和,交流着文学创作的心得。他在这里发出了“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感慨,表明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在这里,他“把酒问青天”,创作出了被誉为“千古第一中秋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极具浪漫主义的色彩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在这里,他悼念亡妻,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感人词句,凄美的语言中蕴含着他对亡妻的深情厚谊。在这里,他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超然台也因此成为了密州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更是北宋时代的文学高地。

我在超然台上缓缓踱步,目光所及之处,是大量的诗词文章和墨迹刻石。除了苏轼本人的创作之外,其余皆是后人前来瞻仰、凭吊苏轼时所写下的诗文,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我望向远方,脑海中回想着他在这里灭蝗缉盗、祈雨常山、兴修雩泉、筑堤扶淇、收养弃婴等一系列的政绩,细细品味着他兴教化、文载道、诗词明志赋情的广阔情怀。当我走下超然台,回首望着那“超然台”三个大字时,心中不禁思索:那时的苏轼站在超然台上,应该也正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吧。

文章围绕作者登上超然台展开,回顾了苏轼在密州的经历,包括超然台的来历、苏轼在密州的思想转变、文学创作成就等内容。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强调了超然台对苏轼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与赞美。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734.html

(0)
星河星河
上一篇 2025-03-22
下一篇 2025-03-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