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号”折射美国造船困境,特朗普措施难挽颓势

本文聚焦美国海军护卫舰“星座号”的建造问题,揭示了美国军舰建造进度落后、成本高昂的现状,同时分析了美国造船业面临的诸多挑战。此外,还探讨了特朗普政府为振兴造船业对中国船只拟征收“附加服务费”的举措及其引发的争议和不良影响。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0日消息,早在2020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家造船厂赢得了建造海军护卫舰“星座号”的合同。该项目的启动,实则是为了解决一个令美国颇为尴尬的现实——在全球军舰建造领域,美国已然处于落后地位。

护卫舰作为一种中型战舰,主要承担潜艇战、为大型船只护航等任务。按照设计规划,“星座号”护卫舰将配备高科技武器,具备抵御敌方潜艇、导弹和无人机攻击的能力,原本预计在2026年投入公海作战。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星座号”和美国其他众多军舰项目一样,遭遇了建造进度严重滞后、预算严重超支的问题。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星座号”实际建设于2022年年中才正式开始。经过两年半的时间,项目仅仅完成了10%。照此速度推算,这艘船总共需要9年时间才能完工。“星座号”是美国海军预计建造的约20艘军舰中的首舰,其最终花费预计将比最初估计的13亿美元至少多出6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艘军舰充分显示了美国海军落后于中国的原因”。同时,“星座号”缓慢的生产速度和高额的成本,也解释了为何几乎无人愿意购买美国的新军舰。有专家认为,未来的军事冲突很可能在海上展开,如此一来,美国面临的挑战将日益严峻。

“星座号”折射美国造船困境,特朗普措施难挽颓势

美国海军“星座号”护卫舰的渲染图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中国就在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制造海军舰艇方面超越了美国,这让美国深感忧虑。据美国独立防务分析师汤姆·舒加特统计,从2014年到2023年,中国海军建造了157艘军舰,而美国仅建造了67艘。美国海军评估显示,中国的造舰能力是美国的230倍。

《华尔街日报》分析发现,在10个不同国家最近建造或即将完工的20艘军舰中,除英国的一艘外,其余所有军舰的建造时间均低于美国的“星座号”。不仅护卫舰建造落后,美国在建造更大、装备更强的驱逐舰方面,速度也比其他国家慢。

“星座号”折射美国造船困境,特朗普措施难挽颓势

在调查的十个国家中,美国军舰制造速度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英国《华尔街日报》制图

高昂的成本是美军建造军舰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而且持续的贸易战可能会进一步推高成本。美国缺乏商业造船业,这导致军用船只无法共享许多相同或类似部件的供应链,也难以共享原材料或工人的供应链。同时,造船厂还面临设备老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技术行业,并且美国军用造船行业几乎完全禁止外国工人。

美国海军设定了一个新目标,即到2054年将作战舰艇数量从目前的295艘增加到390艘。然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在未来30年里,造船成本将达到每年400亿美元左右,比海军的估计高出17%。在21世纪头十年,过去需要6年建造的攻击型潜艇现在需要9年,过去需要8年建造的航空母舰现在需要11年。

此外,五角大楼、白宫甚至特朗普本人都倾向于干预军舰的设计过程,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修改,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建造效率。上个月在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确认听证会上,特朗普提名的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伦表示:“每一次造船延迟、每一次维修积压和每一次效率低下,都是我们的对手挑战我们(海军)主导地位的机会。”

《华尔街日报》指出,与战斗机和导弹不同,美国新建军舰在海外销售时很难击败欧洲和韩国的竞争对手。英国皇家海军前中将杰里米·基德曾指挥美国军舰参加联合演习,他评价道:“美国军舰是强大的战争武器……但它们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

在军舰建造问题上,美国海军和造船厂陷入了相互指责的局面。造船厂抱怨海军过于官僚,通过委员会做出太多决定和进行过多审查,且迟迟不批准新设备。海军则指责造船厂在人员和设备上投入不足。麦肯锡分析师在一份关于美国造船厂的报告中发现,包括金属铸造机、起重机和运输系统在内的设备大多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同时,美国造船行业缺乏经验丰富的老造船厂工人,而这些工人具备复杂制造所需的技能。

特朗普上台后,显然意识到了这一严峻现实,并试图采取措施解决,以削弱中国在造船业的主导地位。尽管他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的关税可能会增加美国造船企业本就高昂的成本。

“星座号”折射美国造船困境,特朗普措施难挽颓势

到2023年,中国建造的商船吨位已占到全球50%,美国则为0.1%美媒Axios新闻网制图

今年2月下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了一项计划,拟对中国制造船只进港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并计划于当地时间3月24日就提案内容举行公开听证会。这一拟议方案在整个航运业以及更广泛的供应链参与者中引发了轩然大波。在公开意见征询期间,USTR网上留言板被反对声浪“屠版”。据美媒报道,几乎所有留言都指出,这项提案会造成物流混乱、对美国企业和更广泛经济产生损害。

不少业内专家也表示,特朗普此举难以振兴美国航运业。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贸易与物流教授阿尔贝特·文斯特拉认为,受到中国造船业崛起最大影响的是日本和韩国。丹麦航运分析公司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也指出,现在点名中国“为时已晚”,此举只会推高美国进口商品价格。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在制造业衰退、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美国的船只建造和修理能力严重下滑,已难以正常建造最尖端的舰艇。如今,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以上,特朗普政府振兴造船业的计划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服务费”,但还未实施,就已经让美国自家人遭殃了。据路透社3月报道,特朗普希望重振美国造船业,但此举导致美国出口商难以找到船只将货物运往国外。如今,美国煤炭库存激增,早已陷入困境的农业市场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美国主要出口商和运输供应商在接受采访、致美国官员的信函以及下周美国贸易代表听证会前的评论中都表示,此举限制了他们运输农业、能源、采矿、建筑和制成品所需的船舶数量。

3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指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会推高全球的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的造船业。毛宁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围绕美国海军护卫舰“星座号”的建造困境,揭示了美国造船业存在的进度落后、成本高昂、设备老化、劳动力短缺等诸多问题。同时,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为振兴造船业对中国船只拟征收“附加服务费”的举措,指出该举措不仅引发多方反对,还可能损害美国自身利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美国造船业的困境短期内难以解决,而其针对中国的不当措施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929.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3-22
下一篇 2025-03-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