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南部班古洛地区,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当地因中国企业承建的供水项目迎来巨变,清澈自来水滋润45万居民生活,文章详细介绍了项目带来的多方面积极影响。
在“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时,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南部的班古洛地区呈现出一片欢腾的景象。曾经,这里的居民长期遭受缺水的困扰,生活陷入困境。而如今,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如同生命的甘露,滋润着当地45万居民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令人欣喜的变化,背后离不开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班古洛供水项目。
居住在班古洛已有十多年的家庭主妇伊娃·贾纽埃里·布加亚内,回忆起往昔取水的艰难经历,不禁感慨万千。“以前每天清晨四点就得起床,走上很远的路去寻找水源。有时候,光是排队等水就要花费几个小时,即便如此,打来的水还是浑浊且带有咸涩味道的。”她说道。
而现在,情况截然不同。“现在我们只需轻轻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水。做饭、洗衣、洗澡都变得方便极了,这种幸福的感觉真的难以言表!”布加亚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项供水项目由世界银行出资,于2024年1月正式动工,并在2025年1月顺利建成,承建方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项目的供水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达累斯萨拉姆南部的七个区域以及多个偏远村庄,并且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水。
班古洛地方政府主席古德勒克·姆韦莱向记者表示,缺水问题不仅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和矛盾。他介绍说,在项目建成之前,居民们只能从其他地区高价购买水。而且,女性居民为了取水,每天早出晚归,家人也时刻担心她们的安全问题。“如今有了自来水,这些烦恼都一去不复返了。”说着,姆韦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该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难题,还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和技能提升。优素福·穆斯塔法·姆塔米莱在项目中担任人力资源官,他已经在中国电建工作了十余年。“我从中国同事身上学到了什么叫纪律严明、团队协作。”姆塔米莱说,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国企业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如此复杂的工程。
“通过这份工作,我的家庭也受益匪浅。”姆塔米莱告诉记者,他用工资买了地,盖了房,为四个孩子支付了学费,让妻子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项目副总工程师尹子飞介绍说,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运行,中国工程师团队还培训了大量当地技术人员,教授他们管道焊接、水泵操作等专业技能。“项目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尹子飞说,“我们希望让坦桑民众掌握自主运转供水系统的能力。”
尹子飞表示,班古洛供水项目是中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不仅是非洲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可持续合作的推动者。我们愿意把中国的技术和经验,与非洲的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布加亚内用清澈的自来水洗完菜,正准备做饭,她动情地说:“我们喝的不只是水,更是希望。谢谢中国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中国企业承建的坦桑尼亚班古洛供水项目给当地带来的巨大改变。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45万居民的用水难题,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还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技能提升,同时培训当地技术人员以实现项目可持续运行。这一项目是中非合作不断深化的体现,展现了中国企业助力非洲发展、推动可持续合作的积极作用,也让中坦民心更加紧密相连。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