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山西太原五一广场向北的“怀旧书报亭”,70岁的店主赵晓华自1998年起坚守27年,尽管经营不易,但在政府支持和老顾客挽留等因素下,书报亭依然留存,承载着店主和读者的情怀与心愿。

在山西太原五一广场向北的地方,有一家独具特色的“怀旧书报亭”。这里,宛如时光的避风港,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守着这个看似不起眼角落的,是一位年届70岁的老人——赵晓华。

从1998年开始,时光的车轮已经缓缓走过了27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论外面是狂风暴雨肆意侵袭,还是逢年过节阖家团圆的时刻,赵晓华始终坚守在书报亭。他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极少出现“闭门谢客”的情况。仿佛书报亭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是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开业27年来,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魔方,不断地进行着规划变迁。曾经热闹的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无情的,满大街曾经随处可见的书报亭,在城市的发展中几乎消失殆尽。但这间书报亭,却如同一位倔强的老者,难得地保留了下来,在城市的喧嚣中独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经营书报亭的利润十分微薄,一份报纸往往只有几毛钱的利润。在扣除房租、电费等各项成本之后,每个月的净收入只有两三千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收入可能难以维持生活,更别说坚守下去了。但赵晓华却不一样,他一直以来都喜欢读书读报,对书报有着深厚的情怀。而且,很多老顾客一次次情真意切的挽留,也让他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正是这情怀与情谊,支撑着他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27年。

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多年来,书报亭能够坚持办下来,离不开政府给予的很大支持。政府降低了书报亭的租金,让赵晓华的经营压力减轻了不少。在城市改造、路政建设的过程中,书报亭始终稳稳地立在原处,没有被轻易地拆除。这背后,是政府对传统文化和城市记忆的重视与保护。同时,书报亭也离不开老顾客这么多年来的支持。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亲切的问候,让赵晓华觉得自己的坚守是有意义的。他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尽最大能力为这些老朋友服务。

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在一个生活着四五百万人的城市里,这间小小的书报亭,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虽然渺小,却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份份报纸和书籍,更是店主和读者们一致的情怀、共同的心愿。在这里,时间仿佛变慢了,人们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翻阅着手中的报刊,感受着知识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

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太原“怀旧书报亭”:27年承载店主与读者的共同心愿

70岁的赵晓华在山西太原五一广场旁坚守“怀旧书报亭”27年的故事。尽管经营利润微薄,在城市变迁中书报亭大多消失的情况下,该书报亭因政府支持、老顾客挽留得以留存。它承载着店主与读者的情怀和心愿,是城市中一份珍贵的文化记忆。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701.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23
下一篇 2025-0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