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开展的“问古颂今”主题思政课,聚焦“故事里的中国”这一主题,以第一期“千年‘武侠梦’ 仗‘剑’闯天涯”课程为例,阐述其内容、形式及意义,还提及学校在“大思政”育人方面的举措。
在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上,同学们深切感受着“故事里的中国”独特魅力!
3月20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问古颂今”主题思政课,同时也是“一站式”学生社区主题思政课,在该校科学校区音乐厅正式开讲。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辅导员代表,以及三实书院、祥顺苑、采薇苑三个“一站式”学生社区的2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课程。
“大思政”品牌课程是由郑州轻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联合精心打造的。本学期,该课程围绕“故事里的中国”这一主题展开。其中,第一期课程的题目为“千年‘武侠梦’ 仗‘剑’闯天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兴华老师担任主讲。
课程以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精彩故事作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侠的丰富内涵、侠的不同类别以及侠义精神。在讲解过程中,还详细介绍了“侠客之祖”墨子、“剑侠”李白、“鉴湖女侠”秋瑾等历史人物。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侠的本质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利他的高尚行为。这种侠义精神具体表现为“不顾自身安危,救人水火;救人困厄,不留名姓;勇敢无畏、公正无私;信守承诺,仁义光明”。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融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剑法”。教师亲自进行展示,并带领学生现场体验峨眉剑法的基本剑招和“峨眉剑二十六式”。通过这种方式,将原本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为直观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侠的精神、侠的气魄,以及以“武”增“勇”、以“义”成“侠”的实践路径。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侠文化,它是民族血脉觉醒的文化密码,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一张珍贵名片。此次思政课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同学们对侠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它如同春风化雨,助推侠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同学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涵养侠义精神,积极践行侠义之举,以“梦”为马,仗“剑”前行。
近年来,郑州轻工业大学始终将“大思政”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学校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育人品牌。此前,学校相继举办了“长袖善舞 韵延千年”“‘花草果木’演绎‘华夏芬芳’”“‘大缸’里面有‘乾坤’”等主题课程,不断丰富育人载体,拓展育人形式,致力于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介绍了郑州轻工业大学“问古颂今”主题思政课情况,以“千年‘武侠梦’ 仗‘剑’闯天涯”课程为例,阐述其通过独特视角和形式让学生感受侠文化,推动侠义精神传承。同时指出学校重视“大思政”育人,举办多样课程培养时代新人。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982.html